大规模枪击案似乎也和新冠一样有了传染性。我昨天刚刚报道了在周六洛杉矶发生的令人心碎的枪击案,两天之后,周一下午,又发生了一起大规模枪击案,这一次,7 人死亡,1 人受重伤。又是在加州!又是华裔社区!
这一次枪击案发生的地点是旧金山半月湾地区的两家生产蘑菇的农场里。警方在下午 2 点20 接到报警,他们首先赶往第一个蘑菇农场 Mountain Mushroom Farm,发现了四名死者和一名伤者。紧接着在相距 3 英里的另一家蘑菇农场 Concord Farms 又发现了三名死者。
枪手逃离现场。但在下午 4 点 40 分驾驶 SUV 来到记者云集的当地警察署。警察认出了他的车牌并上前执行了逮捕。枪手嫌疑人没有反抗,似乎是主动来向警方投案。枪手嫌疑人冲着镜头大喊了些什么,但没有人听清。
枪手嫌疑人又是一名华裔年长男性,叫赵春利(音译),67 岁。警方在他的 SUV 中搜出自动武器。据称所有受害者都是他在这两家农场的同事。作案动机目前恐怕还没有结论。另有传闻说这两个蘑菇农场里也种植大麻。
我们甚至还没有从洛杉矶 Monterey Park 枪击案中缓过气来,又是一起大规模枪击案。到目前为止,2023 年才刚刚过去 23 天,就发生了 38 起大规模枪击案,比有记录以来的任何一年的同期都要多。
那些还要说持枪可以对抗暴政的人,我只请你们暂时放下自己的执念。用眼睛看一看事实。美国建国 240 多年以来,民间拥有枪支的人进行起义或者造反,没有一次成功过。从独立战争以来,1786 年的谢思起义,1791 年的威士忌叛乱,都被国父华盛顿将军亲自带兵弹压;美国南北战争算是南方的集体暴动,最终美国付出了 60 万人死亡的代价,联邦依然取得了胜利。请你告诉我,在美国的 240 多年历史中,你什么时候看到过民间拥有枪支有能力对抗联邦政府的例子?
没有,一个成功的案例都没有。在古代是这样,在今天现代化的飞机大炮导弹面前,民间的烧火棍怎么可能起到保卫自己自由的功能?所谓民间持有枪支就可以对抗暴政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迷信 myth,而不是事实。但是,我们却可以亲眼看到这些枪支指向的是和我们一样普普通通的公民。这些枪支没有一次反抗暴政成功,但却每年打死数万普通的美国人。
我不知道这个政治谎言还要在这个国家持续多久。
那些拥枪团体一再声称宪法第二修正案保护个人持枪权,好像美国的国父们制定这一修正案,就是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拿起枪杆子保卫自己的自由和权利?其实,这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政治谎言。
国父们制定宪法第二修正案的意思,是为了组织民兵部队,而组织民兵部队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外国入侵。第二修正案的原文是:“一支管理良好的民兵队伍,对于一个自由国家的安全是必要的;人民持有和保有武器的权利,不得被剥夺”。很显然第二修正案保卫的,是集体权力,是国家安全,而非个人自由。在制定这一法律的不久,美国还制定了民兵法案 Militia Act(1792),授权美国总统可以指挥州民兵镇压反叛。这就是因为之前爆发过谢思起义和威士忌起义,这些起义者都可以说是反抗联邦对自己财富的掠夺,都可以说是为了保卫自己的私有财产。但是美国的国父们是如何应对的呢?他们通过了民兵法案!谁再造反,直接授权总统军事镇压。
请告诉我,美国的宪法第二修正案,美国的民间拥有枪支的权力,什么时候保卫过美国人的自由?
那么我们今天怎么会有这样一个概念,好像美国的宪法是支持个人拥有枪支来保卫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呢?这来自美国长枪协会 NRA 的一个华丽的转身。
NRA 成立于美国南北战争之后,最初就是训练射击的一个民间组织。这个组织的目的也是训练民兵,保家卫国。NRA 过去一直强调的是国家的安全。比如在 1940 年他们出版的一份杂志 “美国枪人 American Rifleman” 中就强调,英国就是因为控制了自己人们拥枪的权力,而变得无力受到外敌入侵(1940 年正是纳粹轰炸英国的高峰期)。
但是,到了 1970 年代。肯尼迪总统被刺之后,美国制定了控枪法案 GCA,公众对 NRA 的看法也变得非常负面:民间拥有枪支把总统都打死了。从这个时候开始,NRA 开始改变了自己的宣传策略,他们不再强调保家卫国(毕竟总统都被杀了),而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以一个“受害者”的形象出现,他们的宣传策略变为引导公众相信,那些要控枪的人,是要剥夺你们的宪法权利。我们要保卫的,不再是美国,而是我们个人权利。
这就是我们今天听到的那些拥枪者的说辞,这仅仅来自于一个 50 多年前的政治谎言。而我们今天,太多的人已经将这个谎言当成了真理。
我们其实不用太复杂的思考。我们只需要承认现实和用常识思考就知道这里有问题。
所谓承认现实,就是要承认美国的国家安全早就是靠常备军,而不是民兵来维护的了(美国建国早期没有常备军)。所以国父们要求的武装民兵的做法,早就不符合现实了;还有一个现实是,几乎所有西方文明国家对枪支的管理都严于美国,而他们的民权和自由状态,也大多数好过美国。自由和权利在现代民主国家里,不需要个人持枪来维持。
所谓常识思考,就是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拥有枪支的权力不得被剥夺,那么为什么我们民间拥有原子弹的权力却被政府严格剥夺了?难道我拥有原子弹不是能更好地保卫自己的自由吗?一旦你拥有原子弹,别说美国政府不敢再欺负你了,哪怕是普京都不敢再欺负你了。为什么公民不能拥有原子弹这种武器呢?一个常识逻辑就是:哦,原子弹太危险了,弄不好哪个疯子引爆一下,大家全完蛋,这个代价我们承受不起。我承认这是一个符合逻辑的回答。那么你是否意识到,这个回答隐含了另一个回答,就是我们今天的枪支造成每年数万人被打死,这个代价我们承受得起!我重复一遍,数万无辜美国人的生命被牺牲掉,这是我们承受得起的保卫自由的代价!是这样吗?
我实在看不出这种拿人命填埋出来的自由,是否还算得上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
追求这种拥枪可以保卫自由的政治谎言也好,追求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理想也好。追求本身都没有什么错。但错在,他们都不去看现实,像一个半疯半癫的人那样,追求某种云端里的美好。说到底,这种态度本质上就是对他人生命的漠视。
我们上一次说到汉密尔顿不惜自我曝光一段性丑闻,以挽救自己的政治名誉。在 18 世纪,性丑闻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不是什么大事,尤其是和底层女性的绯闻就更不是什么问题了。汉密尔顿以此来证明自己在政治上的廉洁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前面知道,当欧洲的反法同盟成立,英国和法国处于战争状态的时候,华盛顿总统接受了汉密尔顿的意见,保持中立。这一立场是对英国有利而对法国不利的。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和法国之间有过一个“1778 同盟条约”。其中规定了法国将来第一个承认美国的独立,两国约定如果一方和英国对峙,则另一方将提供军事援助,禁止任何一方单独和英国媾和。因此,法国人认为美国在英国参与反法战争中保持中立,就是对法国的背叛。但美国人并非完全没有理由。因为这一条约是美国的大陆议会和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签署的。现在路易十六都被你们杀了,我为什么还要尊重这一条约呢?但无论怎么说,美国和法国的关系迅速恶化。
到了亚当斯总统时期,美国公开批评法国大革命的血腥和极端,这使得法国也开始反过来报复美国,扣留和掠夺美国的船只,多达 300 多艘。从来对法国没有好感的汉密尔顿公开要求和法国开战。亚当斯没有采纳汉密尔顿的意见,而是派三名代表去法国谈判。这三位代表中,其中一位就是后来将美国最高法院定位为宪法审查法院的约翰马歇尔;另一位则是我们经常说到的 Gerrymandering 不公平划分选区的创始人 Elbridge Gerry,他后来做到美国副总统;还有一位是独立战争中的将军平克尼。这三人都是当时美国重量级的政治人物。
但是法国方面的态度相当傲慢,不但提出许多苛刻的要求,比如要亚当斯总统公开道歉;还向美国代表们索要巨额的贿赂(5 万英镑)。这一做法激怒了美国代表团,导致谈判破裂。在美国国内,亲法的共和党人怀疑是联邦人人故意搞鬼才导致谈判破裂,因此给了亚当斯总统相当大的压力。最后导致亚当斯不得不公开了当时美国和法国代表之间谈判的文件以证明责任在法国一方。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外交基本上都是秘密进行的。这种向国内公开外交文件的做法,并不常见,因此也进一步激怒了法国人。在这批文件中,为了保护法国代表的名誉,法国方面派出的三名代表,文件中分别以 “XYZ”来指代。因此历史上这一事件被称为 “XYZ 事件”。
XYZ 事件被公布之后,美国人普遍亲法的氛围被彻底扭转。美法两国进入了一种未宣战的战争状态。美国和法国的战船在美国海岸附件爆发了连串的零星战斗。当时的看法是,法国肯定会派陆军登陆美国作战,因此美国需要紧急建立一只临时陆军。美国宪法中规定美国总统有权召集国防军,但拨款需要国会批准,而且国会只能批准短期军费预算。
所以现在,美国国会立刻通过法案,决定建立一支一万人的陆军。谁来做统帅呢?亚当斯本人是一个文官,独立战争期间他主要在欧洲做外交工作。亚当斯希望华盛顿来担任总司令。但这个时候华盛顿将军年事已高,已经 66 岁,离他去世也只有一年的时间了。华盛顿将军于是授予汉密尔顿少将军衔,要求汉密尔顿代替他统领新成立的陆军。华盛顿这样做,一是信任汉密尔顿的军事才华,二是希望帮助汉密尔顿摆脱丑闻的纠缠,重新聚集政治资本。亚当斯虽然不愿意,但也没有办法。
第二年,1799 年 12 月,将星陨落。美国国父华盛顿将军去世了。汉密尔顿非常伤心,在他给华盛顿遗孀玛莎的信中,他说“华盛顿将军是我最重要的保护者”。可以说正是华盛顿的庇护和扶植,才使得一个来自外邦的孤儿汉密尔顿成为了影响美国历史的最重要的人物。而如今,没有了华盛顿,汉密尔顿知道自己将面临怎样的政治逆境。一方面,狭隘的保守势力反对他;另一方面,中下层的美国官员们却要求他站出来为自己代言。43 岁的汉密尔顿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但此时,汉密尔顿和他的政敌们都还顾不了那么多,因为法国入侵在即,必须一致对外。汉密尔顿正式成为了美国陆军统帅。他积极地进行了备战,并且说服国会开征了一些用于战争的税款。这导致美国一些地方(主要是宾州)的反抗。
幸运的是,亚当斯总统此时看到了和平的曙光,他通过外交渠道发现法国人并不想和美国人开战,因为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是要对付英国人。因此他再次派代表前往法国。两国终于签署了“1800年公约”。法国允许美国中立,免除“1778 同盟条约”中美国应该承担的义务。反过来,美国给予法国贸易最惠国待遇。战争被避免了。
亚当斯是一名和平主义者,他毫不犹豫地解散了刚刚组建不久的美国陆军。汉密尔顿立刻成了光杆司令,但他还不能回纽约的家中,因为这时候,1800 年大选开始了。
这是亚当斯总统的第二个任期。汉密尔顿和亚当斯的矛盾再次公开化。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汉密尔顿认为亚当斯在法国问题上背叛了自己。因为整个 “1800公约” 的谈判过程中,完全不征求汉密尔顿的意见。汉密尔顿认为亚当斯是为了把自己弄成一个光杆司令而故意去和法国人媾和。反过来,亚当斯则认为汉密尔顿给美国带来的麻烦够多了。两个人谁都无法再忍受对方了。
在大选开始之前,汉密尔顿写信指责亚当斯 “令人恶心的自大,失控的妒忌和无法控制的轻率”还例举了亚当斯多个执政的疏漏并附带了一些官员信件作为证据。这封信本来是只应该在联邦党人高层中传阅的。毕竟汉密尔顿和亚当斯都是联邦党人。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泄露了出去,共和党人喜出望外,将这些资料编辑成小册子公开发行。联邦党人由于自己内部两个最重要的大佬相互别苗头,而彻底土崩瓦解了。1800 年大选,共和党的杰佛逊和阿伦伯尔均得票为 73 票并列第一,而联邦党人则完全被挤出了白宫。
这里需要提一句的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迫害言论自由,就发生在亚当斯执政期间。1798 年为了准备和法国开战,联邦党人通过了一系列四项法律,加紧了对移民资格的审查和对反对政府言论的控制。最不得人心的就是所谓“反煽动法”,很多人因为较为激烈地批评政府而坐牢并被罚款。这一做法受到了杰佛逊等民主共和党人的强烈反对。后来杰佛逊上台后,这一系列法律被废除并赦免了所有仍在因此服刑的人员。
“反煽动法”事件实际上是民心开始转向民主共和党的一个重要契机,将来我们有机会再来讲这一段历史。
汉密尔顿和亚当斯的恶斗导致联邦党人出现了滑坡。一些历史学家们认为,如果华盛顿还在世,他会阻止汉密尔顿这种因小失大的做法。但不得不说,汉密尔顿是一个自尊心和报复心都极强的人。他非常恼怒自己被那些旧贵族看不起因此绝不迟疑地进行报复,这使得他之后的很多政治判断都出现了失误。
亚当斯大选失败,自己的长子又突然去世。这使得亚当斯承受了极大的打击。他在新总统上任前,天还没亮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白宫。他是美国历史上五位不参加新总统就职典礼的前任总统。后来亚当斯也就淡出了美国政坛。而汉密尔顿遭受的打击恐怕并不比亚当斯更小,联邦党人将大选失败的责任主要归咎于汉密尔顿的报复心,因此汉密尔顿也失去了党的领导权。
这时候,美国大选遇到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杰佛逊和阿伦伯尔都是 73 票,谁当总统谁当副总统呢?汉密尔顿此时再一次动用了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使得阿伦伯尔败选。这进一步加深了柏尔对汉密尔顿的怨恨,最终,他杀死了汉密尔顿。最后的这些故事,我们留在明天来讲。
E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