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习不是另一个毛?

为什么习不是另一个毛?

每次当习近平攫取到更多权力时,批评者就会将其与毛泽东相提并论,毛的独裁统治使中国走向灾难。这些抱怨者可能低估了习的野心。他们经常指控习近平正在效仿毛泽东——一个暴君,他的政治恐怖运动和疯狂的经济政策导致数千万人死亡。这种指控也是一种预测,即中国领导人正在通过削弱可能有助于制衡其权力的规范和机构,为自己蓄积麻烦。这些灾难预言者从毛泽东的不幸结局中得到灵感。在毛1976年去世前的20年里,绝对权力和个人崇拜使这位“伟大的舵手”越来越孤立和偏执:他是一个暴君,疏远了他最有能力的革命同志、军事指挥官和助手,其中许多人被清洗或被逼死。

就习近平先生而言,那些预测厄运的人提到了他在作为共产党老大的第一个十年中所树立的无数敌人。他们指出,持续的反腐运动使数十万官员受到牵连,包括大型国有企业的负责人、警察和其他安全主管、军队将领和党的政治局成员。同样的怀疑者指出,习近平时代的监管钳制和政策变化使中国的商业部门陷入恐慌,并促使亿万富翁、企业家、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和其他有用的人才逃离该国。对于这一切,看跌的人还会加上去年12月突然的、计划不周的放弃病毒清零管控的做法。北京等城市的精英们对不断变化的政治风向始终保持警醒,当他们听到毛泽东时代的口号再次出现时,他们不寒而栗。当官员们称习近平为 “党的核心 “和 “人民领袖”,或敦促所有9700万名党员学习习近平思想时,他们叫苦不迭。

上个月的一项声明使人们的神经紧张起来。官员们公布了一项全党范围内的 “促进调查研究 “的计划,该计划将把官员派往 “基层单位”,下至企业、学校或村庄。一旦到了基层,官员们将听取群众的意见,并思考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中是否已经陷入 “形式主义”,这是党内的行话,指的是仅仅假装听从习近平的指示。对受过教育的中国人来说,这是对以前促进调查和研究运动的巨大回声,该运动于1960-61年启动,当时高层领导人被派往家乡调查大跃进中的 “错误”,“大跃进”是毛泽东的农业和工业集体化的灾难性运动,在一场人为的饥荒中造成数百万人死亡。 1961年,毛泽东已经失去了许多高层同事的信任。派遣他们中的一些人去进行调查,为他扭转大跃进的最坏政策提供了政治掩护。但很快,他就一心想要报复。1966年,他动员群众攻击并推翻了党的官员和其他权威人物。中国把那狂热、血腥的十年称为“文化大革命”。斯坦福大学的安德鲁·魏昂德(Andrew Walder)教授说,现代美国人可以将其称为毛泽东的“反对深层政府的运动”。

这个比喻有助于外界人士思考习近平的权力方式。将习近平称为第二个毛泽东是一种误导。毛泽东是个激进分子,宁愿摧毁他不信任的权力机构。他不相信党的内部纪律可以改造傲慢的官僚,他选择由暴徒自下而上进行的暴力阶级斗争来惩戒干部。相比之下,习近平是一个职业政治家,他要求党员在严厉的内部纪检的监督下进行自我净化。他相信的是自上而下的控制,而不是混乱。他一直致力于将他的党的触角延伸到经济和社会的每个角落。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审查、监视和宣传机构,以控制群众,而不是释放他们。换句话说,习近平想做的不仅仅是一个毛泽东式的强人。他还要通过深层政府来行使权力。

作为证据,请看习近平对刘少奇的赞美,刘少奇一度是中国的国家主席,用魏昂德教授的话说,他是毛泽东厌恶的“深层政府的首脑”。刘少奇在革命前是一个强硬的、经过莫斯科培训的地下党小组和游击队的组织者,在革命后是一个无情的党纪执行者。随着大跃进的灾难变得无法否认,他与毛泽东闹翻了。1961年,刘少奇在湖南中部省份的家乡与饥饿的农民见面后,与他的领导进行了闭门对峙。由于他的不服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刘少奇受到了清洗和折磨,直到毛泽东去世后才得到平反。

个人化的统治还是一个强大的党?习近平的回答:两者都是。

今天,人们在天华村纪念刘少奇的湖南之行。展厅里的老照片显示他从紧张的农民那里诱导出真相。他住过的一个泥墙的农场办公室已经被修复。馆长杨毅(音译)展示了一扇搁置在两张长椅上的门,据说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在以普通的检查员身份抵达后,把这扇门当作他的床(一辆带着柔软家具的卡车被赶走了)。习近平在2018年的一次讲话中也提到了这张硬床,他称赞刘少奇是一个党员干部“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这句话装饰在该遗址的入口处,在疫情前的最后一年,该遗址吸引了30万名官员、学生、士兵和其他参观者。天华村展览扭曲了历史,将毛泽东和刘少奇描绘成盟友,共同调查群众的痛苦。当被问及1969年刘少奇孤独地死在一个拘留所时,杨先生指责的不是毛泽东,而是他那些被称为“四人帮”的助手。

这种团结的说法是伪造的历史,但在政治上却很有启示。正如魏昂德教授所指出的,习近平使用了毛泽东思想的符号,但他执着于纪律、基层党建以及官员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听起来像刘少奇。习近平式的治理将个人的统治与名义上强大的党机构结合起来。一个很大的考验是讲真话。当习近平犯错时,他的下属能否告知他?如果不能,灾难肯定会到来。

来源: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

作者:Chaguan

译者:撒母耳

Wed, 26 Apr 2023 07:12:15 GMT 原文链接🔗:

https://news.creaders.net/china/2023/04/25/2601684.html

2 个赞

冯胜平先生说的真对,西方人看待中国近现代史的方法完全错了,不是流于表面就是故意扭曲。他们其实对真相也不在乎,因为习惯了自上而下的评价。这正是屡屡犯错的根源。未来他们还会吃亏,因为中国人已经知道了他们怎么想以及为什么这么想以及他们会采取什么行动…只要到他们必经之路上等着就好了:smile:

2 个赞

经济学人发表这种没有基本常识的文章,也是让人大跌眼镜。不管对中国历史还是现实的描述,都不符合基本的事实。

1 个赞

按照深层政府的思路,重新思考文革,有点耳目一新的赶脚。外加一句,我要把北京沼泽的水抽干,就更带劲了。 :heart_eyes: :rofl:

按照欧洲路线搞议会制的思路,大权应该归于恩来,恩来本来就是共产国际认定的领导人,国家主席只是一个虚位,类似英国女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刘少奇必须被干掉。

不管如何,谈现在的话题大部分跑题到戏说历史,真是深得政治八卦文章的精髓。

1 个赞

看不下去,还不如海外“民运”的水平。

西方真的失去了精气神?比如,3亿美国人就选不出任何胜过那俩80来岁的主儿?

1 个赞

深层政府有点夸张了,应该是党内诸多派系让毛产生神经质,比如刘自身带有的苏联法统,高彭薄等人的文官系统,毛自己主要依靠的是窑洞里搞出的那套意识形态笼络人心
而周和毛就像相爱相恨的夫妻,至死都没勇气撕掉对方的面具而已

我感觉得你小看了北京的深层政府,一个巴掌拍不响。

不管怎么说,最后的结果,是周赢了。三代师爷世家不是盖的。

那我更相信小灰人遥控地心人通过蜥蜴人代理的共济会控制了政府

2 个赞

从事实角度看去,在所谓“四人帮”的对立面确实存在一个反对派,否则不能解释为什么最高领导人不直接把位子给到四人帮以及毛远新,而给到了华国锋,这是明显的政治平衡游戏,因此“跷跷板”的另一头必然还有一群人,让毛也不敢忽视,这是第一;第二是毛去世一个月四人帮垮台,这是明显的证据,证明有反对派存在且实力强大,否则政变不可能发生。

反对派谁是头子?看治丧委员会前几人就知道了。

但不见得是深层政府。:smile:

@程大厨

1 个赞

习和毛由于出身不同导致起步的层次完全无法比拟,更重要的是面对了完全不同的时代背景,使他们走向权力巅峰的路有很大区别(具体不谈了)。但是从内心深处,可以看到这两个人都有极大的忍耐力,为了迷惑对手,而伪装自己的政治志向,为了到达政治目标,善于运用手中的力量,或者善于借力打力,这些方面两个人又有很大相似性。

毛在权力握紧之后,再不肯松手,通过“山头政治”来进行势力平衡,对政敌下死手的时候居多,并且由于他在56年之前的不断胜利,导致他最终走上神坛,并一步步铸成大错。

下面会不会看到另一个毛?我个人觉得,由于一个决定性因素的变化——人民的智识水平极大的超过了毛时代(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发展、历史教训、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等等)——我们永远告别了带着各种面具的“专制君王”,并且由于中国式普世价值的提出和中国将要成为世界一大极的外部形势在他有生之年不会变化,这等于给他自己变成普京也设置了难以跨越的障碍。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则是极有可能的结局。

@mayabullen1 您是前辈,也经历过那一段,欢迎批评纠正。:pray:

关于深层政府这段,我完全同意比尔大哥的分析,毛的对手盘有意被隐去了。

反对派和深层政府虽然不完全重合,但我认为他们有很多的交集。

深层政府本来就是外来词汇,国内不好定义。非要给一个细分定义,可能包括,红二代,民主党派。

根据维基百科给予的相关定义,毛去世之前只会有不满的元老帮派,而绝不可能有深层政府。周是非常特殊的一类革命者,他的特点在其同志中完全见不到。但这是另外的话题,总之他不可能是持不满意见的元老帮派的领袖。

建国以后,到76年之前,民主党派中任何有可能成为挑战者的人都在政治上被彻底击碎,其代表是50年代初张东荪的间谍事件搞掉一批,反右则以章罗集团的名义,将他们一网打尽;党内高岗、饶漱石一批、刘伯承一批、粟裕一批、彭黄张周一大批、四清用刘少奇搞掉一巨批、彭罗陆杨一批、刘邓陶开始每隔几月一大批,轮流挨整再轮流整别人,直到林彪事件。

可以看到,在这样的环境下,林彪事件之前毛连真正的反对派都不可能有,因为太恐怖了。所谓的反对派,都是他指定的。

反对派的出现在邓拨乱反正前后才有可能。

毛的面前,只有死神才配得上成为他的对手。所以反对派是看到了死神走到他面前的时候,才动了念头。

叫我bill就行了,别那么客气。:smile:

2 个赞

对于这些历史,我相信您比我知道更详细和全面。

不过斗争是在明面,暗面多半不为所知。深层政府不一定是山头领袖,而是能影响山头的势力。在1971年老毛能接见美国总统尼克松,可见很多台面下的运作我们都不知道。

1 个赞

这点我非常赞同。

另外,习经历过红朝宫斗,非常明白其中的恩怨和套路,他至少能看到部分毛的教训。其次,历经了时间的消磨,山头和对手盘消退了不少,至少局中人都不是出身战争年代的人。最后习拥有比毛更多的资源。

虽然比较乐观,但我还是觉得在经济方面习会踩上老毛的韵脚。

其实我也只是一种感觉。

一方面,搞经济是两者的短板。第二,为了保住高度主权独立,毛可以和苏联脱钩,习可以和美脱钩,这个韵脚押到了一个音上。

恕我直言。

习的十年经济增量巨大,可否断言他经济是短板?应存疑较好;

毛和苏联脱钩基本与保持主权独立的关系不大,主要是他要当国际共运的老大,三面红旗遭受巨大挫折,如继续和苏联合作将导致自己国内政策的“逻辑塌陷”。所以毅然分手。详见沈志华《大国沧桑十讲》、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两位都是近代史好手,你如读完觉得不值,我付书钱:smile:

习和美脱钩就在眼前,貌似和保持主权独立关系不大吧?或并非主因吧?

注:胜平先生大量资料来源于此两本书,一读便知

中共对主权的偏执非常人可以理解。

习的这十年相当于1950至1960年这十年,等脱钩后窟窿才会暴露出来。

1 个赞

共党治下,寸草不生,连黑社会都没有,怎么可能有深层政府。

不过,老毛说的对,“党内无派,千奇百怪”。但是党内的派别,不能叫做深层政府。

用中国古代历史套西方历史和现实,比如文革比喻政治正确,牛李党争类比两党政治,是思想简单的表现。用西方的一些政治学词汇,来解释中国的现象,也往往谬以千里。

1 个赞

其余我们都一致。只此一条,争论不绝。

严格意义上拿文革来比任何西方的政治运动都是拿大象比苍蝇。

但是从普遍意义上,即通过这样的类比来促使国内的朋友们认识今日之西方的政治正确,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

特别是对文革有一定印象的人,不用经历过,看过一些简略的书籍,听亲历者聊过,看过一些影视作品,既可以立刻会意今日之西方政治正确的逻辑,就是一种对个人政治表达的钳制,即:在特定问题上必须按照正确的政治方向去表达。用文革来比喻,程度放在一边,是方便理解的。

1 个赞

我也不认为那时有一种政治正确,因为对立双方可以用同一本红宝书里的不同段落来诘问对方,党同伐异罢了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