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新企業註冊量大幅增加;中國官員承諾外國投資者提供更多准入;馬克龍談中國之行:烏克蘭、貿易|中國財經簡報

全球各大媒體報導中國財經,我們團隊為您整理總結:中國財經簡報。

解除零 Covid 后,中國的新企業註冊量大幅增加

南華早報

由於 Covid-19 大流行,中國的小型企業在過去幾年中苦苦掙扎后,正在註冊越來越多的新企業。今年1月至3月,註冊了近760萬家小微企業(定義為註冊資本低於500萬元人民幣(727,000美元)的企業),比2022年同期增長了16%。同一季度的註銷數量比去年下降了約50%。

小企業佔中國GDP的60%左右,占其稅收收入的一半,並負責80%的城市就業。因此,他們的命運對整個中國經濟有著相當大的影響。渣打銀行首席大中華區經濟學家丁爽表示,由於小企業家仍處於規劃的早期階段,目前的好轉可能會延續到2023年頭幾個月之後。在所有小公司中,餐飲和旅遊業的小型企業在 2023 年第一季度的反彈最為明顯,其中一個公司的註冊量同比增長近 29%,另一個行業的註冊量同比增長 44.6%。

隨著中國政府奉行“就業優先戰略”,丁說,它將不得不依靠消費來推動其持續的經濟復甦,這取決於就業和家庭收入的增加。儘管外部需求持續減弱,但中國的消費正在上升。上個月,該國財政部宣佈了一項針對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從2023年初到2024年底,將其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0萬元人民幣(145,000美元)的部分的稅率從25%降至20%。該部還表示,將對收入低於100萬元人民幣的家庭企業主的所得稅稅率降低50%。

中國官員承諾外國投資者提供更多准入

經濟學人

中國領導人敦促外國投資者將該國視為一個重大的投資機會,儘管人們對該地區的侵犯人權和軍事侵略感到相當擔憂。中國最近舉辦了一場重新開業的派對,蘋果的蒂姆·庫克(Tim Cook)和橋水(Bridgewater)的雷·達里奧(Ray Dalio)等高層人士參加了慶祝活動。博鼇論壇(有時被稱為“亞洲達沃斯”)於3月31日舉行,期間外國投資者被告知,中國將向世界敞開大門,這表明中國歡迎投資者分享中國的持續發展。這包括改變外國投資者投資中國公司的方式,包括將1000多家內地上市公司納入滬港通計劃。三周后,僅這些變化就帶來了4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分析師預測,如果外國人購買這些股票的份額與該計劃中的其他人相似,他們最終將帶來600億美元的海外資本。雖然外國投資者對該國的審查制度和不透明性表示了實質性的擔憂,但最近訪問北京的人稱北京幾乎完全恢復正常,本地新冠病例為零。

馬克龍談中國之行與烏克蘭、貿易談判

德國之聲

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已前往中國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期間他們將與中國總統習近平會面。兩位領導人正在尋求修復與重要經濟夥伴北京的關係。馬克龍此前曾於2019年訪問中國,而馮德萊恩正在以目前的職位進行首次訪問。此次訪問的重點將主要放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艱難的貿易談判和氣候相關問題上。馬克龍將警告中國不要向俄羅斯運送武器,並要求該國利用其影響力促進和平努力。

馬克龍表示,歐洲必須保持與中國的經濟聯繫,儘管他認為與北京的貿易關係不平衡。他強調,中國可以在尋找烏克蘭和平之路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並評論說:“中國與俄羅斯的密切關係在最近幾天得到了重申,可以發揮重要作用。週五,習近平總統將帶領馬克龍和一個由商界領袖和政治家組成的代表團前往南部港口廣州,17世紀第一艘法國船隻到達中國海岸。在廣州,馬克龍將回答中山大學1000名中國學生的問題。

在訪問之前,馬克龍和美國總統拜登在電話中討論了這次訪問,描述了他們與中國接觸並在烏克蘭衝突中參與建設和平努力的共同意願。馬克龍和拜登還呼籲中國促進全球南方和北方之間的團結,以建立氣候和生物多樣性的聯合議程。這次訪問是歐盟領導人在Covid-19大流行,網路攻擊和侵犯人權行為造成的持續摩擦之後尋求與中國建立更緊密關係的延續。

安華北京之行凸顯南海經濟聯繫

日經亞洲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易卜拉欣(Anwar Ibrahim)上周對中國進行了首次正式訪問,強調了兩國之間日益增長的經濟關係。訪問期間,易卜拉欣會見了習近平主席和李強總理,並出席了中國主導的博鼇亞洲論壇,在對馬來西亞工業產出至關重要的專案上獲得了中國的重大投資和夥伴關係。然而,馬來西亞總理表示,他的國家不會在南中國海的能源勘探問題上屈服於北京的意願,後者被指責增加海上活動。

安瓦爾·易卜拉欣(Anwar Ibrahim)關於南中國海石油和天然氣勘探的評論表明,馬來西亞對中國一些更激進的海上政策的立場更強硬。南中國海仍然是一個有爭議的舞臺,因為該地區的一些國家,包括臺灣、中國、菲律賓、越南和馬來西亞,都聲稱擁有部分水道的擁有權。中國在南中國海的廣泛活動,包括建造人工島嶼,受到其他國家的懷疑,指責北京的領土擴張主義。

與此相反,中國和馬來西亞之間的經濟關係不斷深化。馬來西亞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中根據“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建立夥伴關係的幾個國家之一,中國和馬來西亞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合作每年超過1500億美元。然而,隨著中國在該地區的作用不斷增長,馬來西亞等國家將如何平衡其經濟關係與更廣泛的地緣政治利益還有待觀察。

在阿裡巴巴計劃之後,外國現金流回中國

加拿大環球郵報

外國投資者正成群結隊地重返中國市場,受到中國零售商阿裡巴巴重組計劃后經濟增長和股價上漲的刺激。自北京於 2020 年 12 月取消嚴格的零 Covid-19 政策以來,近幾個月來,中國經濟出現了顯著增長。MSCI中國指數3月份上漲4.5%。上證綜指在本季度結束時表現為兩年半以來的最佳表現,價值增長了5.9%。自阿裡巴巴上周宣佈有意拆分和上市其營業單位以來,每天都有外國凈買入大陸上市股票。結果是 2021 年第一季度創紀錄的季度總數。T Rowe Price的Ernest Yeung預測,私營企業和互聯網行業將出現“逐步穩定的過程”。

然而,中國將如何調和其對企業的承諾與其政治意識形態還有待觀察。自 2020 年底以來,中國政府對多個行業進行了廣泛的打擊,既影響了初創企業,也影響了大型企業。渣打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余敏剛指出,它對阿裡巴巴的壟斷行為徵收巨額罰款等問題表明,政府可以不僅僅是一個“裁判員”,而是可以成為“解決經濟和社會不平等和環境可持續性問題的參與者”。歸根結底,投資者,無論是本地投資者還是外國投資者,都必須對潛在的變化保持警惕,因為任何中間派或以改革為導向的經濟政策都必須在中國的非民主制度下發揮作用,在這種制度下,國家利益比個體企業更重要。

中國反擊美國晶元製造商,即使它發出了開放的信號

紐約時報

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正在接受中國當局對其在中國銷售的產品進行調查,專家們將此舉解釋為中國迄今為止與華盛頓削減其先進晶元獲取有關的最重要的行動。北京的網路安全監管機構表示,該審查旨在「維護資訊基礎設施供應鏈的安全」 並由政府作為「正常監管措施」設立。然而,這一行動標誌著中國推動技術自給自足對美光的附帶損害,這反過來又是美國去年針對美光的一些中國競爭對手對中國半導體行業實施全面限制的結果。

美光與中國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係,在上海設有晶元設計中心,在深圳和北京設有分支機構,在全國擁有約3,000名客戶服務、銷售和工程員工。該公司於2006年在西安開設了第一家中國工廠,並成為中國科技行業的重要參與者。然而,隨著中國提高全球競爭力的計劃愈演愈烈,美光已成為美國與中國技術競爭的關鍵部分,導致美國審查中國和臺灣晶元製造商涉嫌竊取美光的商業機密。

調查美光的決定與中國總理李強在上周的經濟論壇上發表的聲明背道而馳,即中國將繼續“越敞開大門越開”。分析師表示,除其他事項外,美光的決定似乎旨在向美國科技政策制定者發出資訊,同時為國內產業提供保護;然而,這讓美光面臨著一個令人擔憂、不確定的未來,因為它陷入了中國的野心。

亞洲股市有望在2023年上漲中國,美聯儲重振希望

彭博社

2018年1月生效的一系列新的歐洲立法不僅為英國的資產管理公司提供了機會,也為銀行提供了機會。MiFID II已經迫使一些銀行加強對客戶的諮詢服務,而其他參與者如果希望繼續為客戶增加價值,可能會被迫在行業內提升服務。儘管該法規適用於歐盟,但由於參與歐盟監管的交易,世界各地的銀行和顧問將受到影響。許多全球銀行正在推出新的報告和數據收集系統,以滿足客戶需求。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04-03/asian-stocks-seen-adding-to-2023-gains-on-china-fed-pivot-hopes?srnd=next-china

珀斯造幣廠獲得全球最大的貴金屬交易所及格評級

悉尼先驅晨報

珀斯造幣廠在對其運營進行評估后,保留了倫敦金銀行銷協會(LBMA)頒發的“良好交割名單精鍊商”地位,而LBMA建議鑄幣廠管理系統的各個方面,包括反洗錢流程,需要改進。今年早些時候,鑄幣廠出售的銀含量高於廣州上海黃金交易所認為可接受的水準,但LBMA沒有發現任何零容忍的不合格問題。珀斯造幣廠首席執行官傑森·沃特斯(Jason Waters)表示,該業務致力於履行其對西澳政府,金礦開採部門和國際客戶的義務。

中國新總理呼籲與魯西加強“務實合作”

南華早報

在一次電話交談中,中國總理李強呼籲北京和莫斯科之間開展務實合作,因為國際社會正在審查中國與俄羅斯日益增長的關係。李克強在通話中表示,中俄關係保持「高水平發展」,應堅持互信互利,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這次談話正值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和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訪問北京期間就烏克蘭戰爭向中國施壓之際。隨著2023年前兩個月俄羅斯從中國的進口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0%,中俄關係變得越來越重要。

謝謝大家收看《中國財經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