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津逮》(祥)

祥 福也。从示,羊聲。一云善。(似羊切)

今:邪紐,宕開三陽韻平聲。古:(1)賈海生:定紐,陽聲央部舌音。(2)黃侃:定紐,唐部。
段玉裁曰:“凡統言則災亦謂之祥,析言則善者謂之祥。”又:“鉉本此下有‘一云善’三字。淺人所增。一書中此類不少。”婉清按:“一云善”三字,徐鍇本無。段氏、王念孫、桂馥等皆以爲後人所加。太炎先生以爲祥、善、美之類皆从羊,古人以羊爲好,故重羊。若此,則祥从示,从羊,羊亦聲。祥、羊亦古音同。朱駿聲曰:“祲祥字猶禍福善惡,豈宜通稱,必是假借。”若取段玉裁說,則災善皆可謂祥,取朱駿聲說,則惟善、福之屬可謂祥。經子確有以“祥”謂“惡”“災”之處,如《左傳•昭公十八年》:“將有大祥。”《注》:“變異之氣。”《莊子•庚桑楚》:“孽狐爲之祥。”李《註》:“怪也。”婉清謹按:以惡、災言祥者,蓋“象”也。“象”本義“大象”,亦轉註爲《周易》卦爻之象,以示自然人事休咎。《周易•繫辭下》:“是故易者象,象也者像也。”孔穎達《疏》:“謂卦爲萬物象者,法像萬物,猶若乾卦之象法像於天也。”卦爻之象,則無所謂禍福善惡,以“象”言之,則可表惡、災之事矣。“象”“祥”古音同。善、福之“祥”則其本義,“象”乃其假借義。或曰,古亦有反訓。錢鐘書《管錐編》:“古人所謂‘反訓’,兩義相違亦相仇。然此特言其體耳。若用時而祇取一義,則亦無所謂虛涵數意也。心理事理,錯綜交糾:如冰炭相憎、膠漆相愛者,如珠玉輝映、笙磬和諧者,如雞兔共籠、牛驥同槽者,蓋無不有。賅眾理而約爲一字,並行或歧出之分訓得以同時合訓焉,使不倍者交協、相反者互成。”婉清謂古造字之初不當兩義相反,反則其意難明,後之所謂相反者,或時遷然,或未明古義然之屬,不一一。“求仁得仁”,今人多以其反義解,時遷然也。“肆、故,今也”,郭璞以古今之“今”訓《爾雅》,未明古義然也。肆、故、今三字,皆可作連詞,此“今”非“古今”之今,故“故”非有“古今”之“今”義也。“祥”亦不當禍福善惡皆可表,乃時遷假借使然,非理所當然。本義當從《說文》原文。

林婉清

2022年6月22日

2023年1月12日修訂

3 个赞

這篇是談「祥」字我今天剛做了修訂。

1 个赞

大家對此字有啥想法,可以討論。

1 个赞

等一下仔细读,林小姐最近是在研究“礻”这个偏旁吗?

1 个赞

這種情形好像很多,那為何會產生?象與祥,兩字字形相異甚鉅,僅僅是同音之故?

另外,給祖宗供奉一只羊,酬謝自然容易理解,那為禍事消災是不是也可以呢?

1 个赞

還另有「祲」字表示與「吉祥」相反的「災祲」。過去都是手寫,古音相同出現轉抄時用個同音字有時是很難避免的。比如為了提高抄寫效率,一個念一個寫,最後就可能寫個同音字。

2 个赞

嗯,近期的字應該都是這個偏旁。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