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看出作者的思路了,非常讚賞,這樣認真的討論博弈論,尤其是馮先生評價很高的這個理論(我也是不明覺厲),仔細的剖析其適用範圍,不適用範圍,長項和弱項,才是更有意義的。咱們有三個自信,平等討論就行,無需攻擊、貶低。
第二章第二部分
前一阵子在国内的爱奇艺平台上火了两个人,作品的名字是少爷和我,其中除了刘波刘海留疤之外,还有一句台词是,用真心。如果真的问到我,对人类的短视和自私如何破局才能够理性的存在一亿年,那我的答案也是,用真心。
人类的确有着种种不堪,但是也是有着其他物种没有的优点。正是这些优点,让人类成功的存活到了现在。
耐性,人类是一种可以忍耐的动物,虽然短视其视野已经算是所有物种中相对长久的了。人类懂得如何用今天的辛苦去收获明天的幸福,也正是这一点,使得人类文明得以发展。如果人类真的是只顾今天,那我们就不会有农业,现在的我们还将是制作工具去追逐猎物的原始状态。所以当有人说某些民族喜欢及时行乐,或者说某类人开始躺平,我是不会赞同的。如此的个体会有,但如此的群体是不存在的。我们每个人都懂得,今天要努力,明天才有收获。这已经是形成在人类文明中的共识(MEME),这种信息的不断传递,我们叫做传承或者叫做文化基因。
适应性,人类原来居住于非洲大陆,经过漫长的种群迁徙,选择了不同的栖息地,形成了不同种族以及不同的生存方式。但您看到这一点,我相信您就理解我在说什么了。极热如赤道,极寒如阿拉斯加西伯利亚,极湿润如热带雨林,极干燥如中东地区。地球上几乎所有地区都遍布了人类,这是其他物种不具备的。
否定的思维方式,这点是用真心解决问题的最关键一点。人类是所有生物中真正懂得思考的。而且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人类永远在修正自己,使得自己更加适应环境。人类群体的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美学,等等等等这些高大上的人文思想,都是在变化的。如果你能有机会和一个一千年以前的人去谈论以上问题,你会发现,你们很难找到共同话题。
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如何去用真心解决人类的困局呢?我的建议如下
第一,坦然的接受自己的死亡。昨天有人问AI一个问题,就是人的永生何时能实现。以我的观点来看,人是无法用生的。这点没必要去杠,我只想让你自己想想,什么才是真正的你,这套基因编码写出来的你,还是这段记忆中的你,亦或者这种思维方式的你。当你想着想着,你就会发现,你的用生是不可能的。但你不要觉得悲哀,一代人的死亡,正是人类极大的幸运。如上面说到的否定的思维方式,真正自我否定的人类寥寥无几,只有一代又一代的人类才能在信息上更新出更有价值的东西,也只有传承与抛弃,才能让人类前进。
第二,过好自己的人生。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无论大时代是开启,还是关闭,我们都是这个划时代的见证者。当今的世界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准确的说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口不需要担心挨饿,如果你愿意,追求一个准确的信息成本是低廉的。而抛弃那些过分的虚荣将会让你生活的无比快乐。
第三,衷心的接受他人的信息。信息之间的传递,将是下一个复制时代的开启,基因将不再成为世界的霸主,脑洞大起来,MEME将是未来世界的统治力量。所以在坚决杜绝恶意信息之外,要接受各种信息的传播,无论是什么样的信息和思考,只要不是为了目的制造的虚假信息,就会成为有意义的信息,也可能成为有价值的信息。(这段话先放在这里,具体的解释将在第七章中完成)。
人类先设置一个小目标,活上一亿年。这个小目标的达成概率并不高,但人类别无选择。如果说如何达成这个目标,我的建议就是,用真心。
开帖为了博弈,总要再讲回博弈,敬请期待第三章,博弈竞争必胜课。这将是我的经验分享,未必有价值,但一定是有真心。
看出来是用了真心。
只可惜跟博弈论没有什么鸟关系。
我说博弈论了吗,看题目要仔细
关于人的动物性,中国认为人性本善,西方认为人性本恶。
博弈的目的是为了动物性,博弈的手段是社会性
“中国认为人性本善,西方认为人性本恶”。有什么依据?
我这个帖子前面都是在铺垫,马上就要进入关键阶段了,敬请期待
你这个写的正好比较对应我刚发的张五常说经济学问题的那个帖子,老田可以花时间看看张五常
非常好的文章,慢慢寫,沉澱更香醇。
谢谢老大哥
田媽一出手 果然不同凡響
田班长吓到我了,文章思想有深度,更难得的是结构有设计,连段落设置和篇幅长度都非常适宜阅读,你是论坛老手?
一个疑问:你确认是一边想一边写?还是已经有了全篇设计?
一个建议:把十章的题目更新到第一帖下面,方便读者理解。
一个表情:
六度有高手啊,田班一个可以说脱口秀的竟然研究起博弈来了,并且还能通篇大论的写!
果然是天仙,长文一写,就能看出来是人美心也美。
田先生在群裡曾經説,人設是打造的,當時覺得,這是正確的廢話,人設當然是自己製造的,可是您能再打造一個嗎?按照我的理解,人設也是自然形成的,實際上有無法選擇的一面。
這篇文章,已經六度世界的田閑先生,讓人驚豔,教育了我,人設確實可以打造的。
张五常同志把博弈论批得一塌糊涂呀。基本上把经济学打成伪科学了。华人经济学家里,也就他敢这么说了。
田班长您竟然是有真才实学的。
轻率了啊。
我一直以为您靠着洗碗洗钱才当上班长的。
表面上,張先生是批評經濟學者對博弈論的運用,可是,一,這裡面有多少酸葡萄的成分?諾貝爾獎畢竟是運用博弈論者拿了,當然張先生認為都是狗屁,可架不住全世界大多數相信。二,張五常先生正確的觀點,是經濟學家為了顯示其科學性,為了應對自然科學家的攻訐,紛紛公式化、數字化、“科學化”的潮流,其實,社會科學家永遠達不到自然科學家公式化的程度,如果以此提醒科學化是一條死胡同,社會科學有自己的表現方式,借用自然科學的成果,如果變成自然科學的形式,沒有出路。
人民群众有追更的呼声
田妈把盖楼的节奏拿捏得死死的,不过像我和鸭哥这种水军一旦出来闹场,估计很快就能让大水淹没无数层高楼。所以为了田妈的好文,我决定暂时拧紧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