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熱津斯基的觀點現在來看已經不適用了。
他完全沒有對中國、東盟還有印度在經濟上的成長,給世界力量版圖帶來的顛覆性衝擊,有所預見。當然在九十年代,要有這樣的前瞻性,對於深陷西方自我中心的布氏,也太難了。
布熱津斯基的觀點現在來看已經不適用了。
他完全沒有對中國、東盟還有印度在經濟上的成長,給世界力量版圖帶來的顛覆性衝擊,有所預見。當然在九十年代,要有這樣的前瞻性,對於深陷西方自我中心的布氏,也太難了。
俄罗斯在核上还是谨慎克制的
非常同意
这些人的著作都很不错,不知道以后六度的读书频道会不会陆续介绍一些,他们看问题都是很有穿透力的。尽管会有些过时或者说预测偏差,但是视角还是非常好的
是,以布热津斯基的能力,尚无法看透未来的变化,可见做出清晰政治判断的难度。
要介入調停,先亮明立場,這是應該的。
我不認為印度之類的國家够份量,不是人口多就有份量的。調停必須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才行。五常是二戰打出來的,是二戰以來國際關係最主要的締造者。五常裡面,法國是關鍵變量。
中國顯然也把重點放在歐洲,尤其是法國身上。所以最近一直在呼吁歐洲要有戰略自主。
一來,法俄傳統淵緣深厚,尤其是俄羅斯對於法國有種近乎天生的好感(相較於對英、對德,差異很明顯)。
二來,法國在政治、軍事上一直有自主意識,甚至一度退出過北約,至少不會像英國那樣當美國的自乾五。也没有德國那樣的歷史包袱。
如果習在接待完馬克宏時,能假其手在調停方案涂上一層法兰西黄油,那之後去莫斯科訪問,西方與論再要興風作浪就没那麽容易了。
法國態度出現微妙轉向,就能带動德、意這些老歐洲國家慢慢跟英美拉開距離。
@明哲 不是很明白,第二种情况下的调停者为什么您会排除美国?这实实在在是一场代理人战争,除了俄乌,美国是陷入最深的参与者,除了在乌克兰境内看不到美军,应该干的能够干的,美国人什么都干了。没有美国和北约因素,俄乌不会有战争,有无中国因素与战争毫无关系;没有美国支持,乌克兰打不下去,没有中国支持,俄乌照打不误。我接受您的面子说,也认可俄乌战争这样继续下去对中国极为不利,中国当然有极强的劝和动机。但是我也觉得,毕竟战场离中国非常遥远,中国没有参战,以后我们也看不到中国参战的可能性。乌克兰是否接受停战、何时停战,本质上是美国人说了算。所以我认为,亲身参与者、经历者、实际出钱出力出武器的人,有能力设计、制定停战协定的人,战后有能力监督、维持、管理、帮助执行停战协定的人,更可能成为调停者。再强调一点,我认为中国应该主动参与调停,也支持中国积极参与调停的努力,如果习主席愿意的话。
子旻姐姐的回答学习到很多
你都说美国是代理人战争了,那怎么是排除美国,美国本身就是打架的一方啊。美国不想打直接坐下来谈就行了,不需要调停
美俄是当事方。任何一方想停,战争就结束了。
调停是其他国家的事
这一句点的清楚![]()
![]()
![]()
法国在历史上有传统的独立性,这次可期望的
但法国国内的政治环境是否还能保持历史上的独立性?这一点我先抱悲观
對政治家來說,國内失分,國際更要得分。
我觉得大框架还是很不错的,他身后世界格局很多的脉络都是可以呼应的,称得上大师
90年代谁能想到中国这么大体量的爆发力
包括中国自己能想得到吗?
白邦瑞马后炮地说这是土共的“百年阴谋“: 《2049,百年馬拉松:中國稱霸全球的秘密戰略 》
而达利欧给大家画了几张图,可能更清晰一些:
在我看来,打击或拆散俄中伊,而不是把他们捏在一起, 对美丽国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但成本将极大
抱歉,有点歪楼了
土共是不可能在近10年放弃俄罗斯的
强大的俄罗斯不符合除它之外所有大国的利益,这个结果是大家都欢喜的。崩溃就更不符合了
法国在这一局是否能真正独立自主, 是判断马克龙是政治家还是政客的标杆
面对现实,很难想象没有美国参与的俄乌停战协定能谈成。这就需要定义什么叫战争调停人。在这个概念上可能我与 @明哲 、@海涯 你俩的理解不同。假设一种情况,在俄国同意的情况下,中国、美国和波兰全程参与俄乌停战协定的整个谈判过程,最终停战协定的签字国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如何定义美国、波兰和中国的角色?美国、波兰、中国都是战争调停国吗?我认为,如果中国、美国和波兰全程参与俄乌停战协定的整个谈判过程,那么这三个国家可以被定义为战争调停国。他们在停战协定谈判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俄罗斯和乌克兰达成协议,促进和平解决冲突。当然,是否会被视为“战争调停人” 取决于谈判的实际情况和各国的角色,也取决于俄乌同意。一般来说,战争调停人最好是在冲突各方之间保持中立的第三方,他们不直接参与冲突,而是帮助各方协商解决问题。在俄乌战争中,美国虽然选边站,法国也选边站啊?选边站了就不能充当调停人了?未必!如果法国有资格成为调停人,为啥美国就没有机会?只要俄罗斯接受就行,不是吗?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历史上,本来就存在两种调停人,中立调停人(只能相对中立,不可能有绝对的中立。),还有一种就是带倾向性的调停人,虽然不中立,但是有实力(往往发生在黑社会黑吃黑的争斗中),争议各方都认为某某人有必要参加,并且愿意接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法国甚至波兰,他们的角色是否被视为调停人取决于他们在谈判中扮演的角色和行动。此外如果中国参与谈判,它实际上也需要避免任何看似偏袒俄罗斯一方的言行。
从中国的12条看,其实并没有偏袒俄罗斯。
我们定义调停人还没达成一致哪,您又绕到12条上去了。大概率,最终的停战协定与12条没啥毛关系,希望这次我是错的。
我只是觉得没必要纠结各自的角色…我也搞不懂。
但是中国的态度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