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A阿爺網友
(非主流早期貢獻者)
1
27/01/2023 回复更新:
主要是回复 @Zimin 姐在
帖子的问题。
1、我是讲观感。主战场欧洲,他们三家不相伯仲,不评论。欧洲以外的最大市场中,
中国:大众针对A、B级车,基础盘大,还有奥迪争中端B级和高端C级。奔驰宝马各领千秋,但都在下滑,颓势无法逆转;
美国,日美系天下,奔驰尚有一些踪影,宝马几乎绝迹。可能在华人圈有一些?但还有凌志作为华人第一热爱;
日本:奔驰的中低端款接受度仅次于日系品牌,而宝马差太远。高端里,奔驰也甩宝马几条街,虽然本身日本的C、D级车市场不大;
其它市场对后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电动的路线其实不太影响,现在是攻城略地时代,过于纠结只会延误时机。以前我们也纠结过技术路线、稳健转型等等,但现在特斯拉、三傻都已经站稳,加上比亚迪,画出了一种新的新能源车的成长模型。先不管对错,但已成现实。而且中国车在出海,俄罗斯、巴西,新能源车全是中国品牌。我们以为欧洲不接受中国品牌?错了,开源证券一份报告里写了,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在欧洲很受用,为啥?交付快,服务好。而且,我们更想不到的是,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在欧洲的售价,竟然比在国内贵5成以上。尼玛可以想象吗?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老的品牌没太多粘性,如果在新能源上还磨磨蹭蹭不能抓住他们,就是自动放弃未来。难道这些车厂有微软的实力,失去移动互联网的20年还能保持霸主并且王者归来?不太可能吧?尤其是欧美车厂,在新能源上完全是没抓住今天的商业节奏;
3、至于平台,我不懂技术,但个人觉得技术已经不是dealbreaker。特斯拉和三傻有啥技术?比亚迪一开始做汽车的时候,我们的反应是:王传福疯了。结果如何?而且现在有的环节都无法追赶。前天的WSJ写的全球最大10家EV电池厂已经有6家是中国企业。新能源时代,在没有燃油发动机的时代,电动机是没有技术壁垒的。所以整个儿汽车制造变得技术门槛极低,华为、小米这些互联网公司可以做,过几天老罗也能做,再过几天,搞不好郭德纲也能做。所以平台技术在今天的汽车制造上不是至关重要的了。电池目前是一个关键环节,因为你甩不开它。系统是一个,但差异性真不大。
扯远了,就这几年观察而言,BMW是产品策略最差的,德系三家里风险最高。如何败局很难讲,我只是说它最容易面临败局。
5 个赞
为啥不给何老板那座楼注水,自己单独开坑?
忠诚不绝对,绝对不忠诚
1 个赞
AKA阿爺網友
(非主流早期貢獻者)
3
因为这个话题跟那个花花的车不咋匹配,有些严肃。所以单独开一个。我又错了?
你看我那个楼,有什么跟主题相关的内容吗?
阿爷做事不能跟海二愣一样,那么一板一眼的,这和您幽默智慧,不拘小节的人设不符
2 个赞
AKA阿爺網友
(非主流早期貢獻者)
5
你那楼我不是给你每天建一层吗?等一下我给你建今天的。
1 个赞
AKA阿爺網友
(非主流早期貢獻者)
7
我没人设。我就是在六度负责“没人设”的。六度有人负责人设,我就只好负责“没人设”。所以有人负责装奥巴马,我就只好装阿依土拉。
3 个赞
海涯
(海涯)
9
鸡鸭鹅猪牛羊鱼虾鳖,每个建个楼。何必这么麻烦呢,去沃尔玛照着价签抄,机器人自动归类,不好嘛
1 个赞
海涯
(海涯)
10
您别老点赞不说话呀。我这一个人吐槽,超过三条,系统就该给我禁言了。
Zimin
(子旻)
12
這是我之前關於小米造車的貼子。
造車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有一些剛性標準是再怎麼也繞不開的。所以destructive disruption不會像手機產業一樣迅速展開。
另外,汽車業是德國之命脈,德國人一旦想明白了,追趕起來並不困難。
1 个赞
AKA阿爺網友
(非主流早期貢獻者)
13
@Zimin 唉。3年前我也是跟你這一模一樣的看法。我無限理解你講的東西。但3年後現在,結果如何?
1、外資車廠在中國份額繼續下降,連日系這種常勝品牌都停滯了。本田和日產再次面臨再中國滅頂;
2、年輕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接受程度和速度遠超我們預計;
3、我依然同意車還是交通工具,它的功能性是唯一的。是的,造車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但連三傻都能做車了,這還有什麼壁壘可言?電動機時代,哪兒有性能所言。调一下点击,比亚迪都跑赢法拉利。不用跟手機比,就跟本身汽車行業比就可以,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以前还认为三傻肯定没戏。但现在真的卖得出去。当然不排除过两天三傻出问题,但至少这个格局已经形成,而且国产品牌已经在年轻消费者里产生质的影响。我以前也不这么认为,但无奈数据说话,有什么办法?
我并不是说德系车或者外资车品牌都会崩塌,但至少像宝马这样的,非常危险。
而且前天彭博的新聞吧,中國出海到歐洲的車,安全測試都是五星。不是五星紅旗下的五星喔,是歐洲五星喔。
2 个赞
Zimin
(子旻)
14
我跟你一樣還蛮了解國産車現况、實力和潛力的。
日、德車企確實面临巨大的挑戰,甚至是說危機也不過份。我只是覺得也不要把人家看得太扁了,汽車業(未來或許要改称出行方案服務業)鏈條太長,勝一役不足贏全局,更大的變局還在後頭,現在風光的不一定就笑到最後,還有得看。
1 个赞
AKA阿爺網友
(非主流早期貢獻者)
15
怎么总按不上回复按钮?
@Zimin 我的看法历程跟你一样的。谁会看扁巨头?我只是说现实就是巨头们停滞不前,才腾出来这么多机会给特斯拉,给比亚迪,给三傻。
日系车的地位都被动摇了,这次的格局变化会是颠覆式的。大车厂一定会被干掉一堆。
当然变局会不断发展,但至少现在很多变化已不可逆。我以前也认为大厂在下一盘大棋,长远打算。结果等了好久他们不动子,仔细一看,尼玛睡着了。

2 个赞
应该会从低端品牌开始崩溃。因为国产对进口合资车的替换是从低端开始的。其实韩系、日系、法系一些低端品牌已经率先崩溃。
2 个赞
AKA阿爺網友
(非主流早期貢獻者)
18
是的。已经崩了。韩系已经结束中国市场了。欧系也废了。日本还在挣扎。
我是谁BMW作为德系三大厂之一,会率先面临生存危机。
AKA阿爺網友
(非主流早期貢獻者)
19
真心不想放朱军那个X脸。但霎时间找不到别的。姐凑活对付一口吧。
我也觉得德国车要完蛋,但我觉得先完蛋的是大众这个品牌下的,注意是这个品牌下的,不是这个集团下的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