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中亚五国峰会 填补俄无暇兼顾所留真空

中国与中亚五国峰会 填补俄无暇兼顾所留真空

中亚已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标志性地缘战略“一带一路”基础建设倡议的关键地区。目前全球约有150个国家地区接受北京融资修桥铺路、建机场、铁道和水力发电厂等。

北京表示与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等国的贸易去年来到700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对比去年同期又成长22%。

分析圈表示俄乌战争爆发后中亚国家反思自身与莫斯科长年的紧密关系,开始向其他力量寻求经济、外交及战略层面的保障,地缘态势进一步倒向有利北京。

位于印度孟买的“观察研究基金会”(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研究员瓦尼(Ayjaz Wani)告诉法新社:“俄国侵乌后,中亚各国开始担心自身主权。”

习近平本周将在陕西的西安市主持与中亚五国的“中国-中亚峰会”。中国官媒称这是北京与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第一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中国与中亚关系发展史上具里程碑意义。

中方表示西安是昔日陆上古丝绸之路的起点。2100多年前,西汉使者张骞自此向西出发开辟横贯东西、连接亚欧的丝路,将中国和欧亚大陆联结,选在西安举行中亚峰会别具意义。

峰会很可能致力推展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庞大交通链结与管路连通,包含重启搁置已久、金额60亿美元的中吉乌铁路,以及扩建中亚到中国的天然气管线。

哈佛大学“戴维斯俄国与欧亚研究中心”(Davis Center for Russian and Eurasian Studies)中亚项目主任卡萨诺娃(Nargis Kassenova)点出中国与中亚间在安全、基础建设与发展方面的往来已久,称“中国对中亚的态度一贯”。

她还说俄乌战争“只会把中亚各国推向北京更深的怀抱”。

但也有分析家认为中国在中亚菁英阶层受欢迎程度高于在中亚民间,主要是政治人物渴盼的投资并不一定被民众买单。

美国“中东研究所”(MEI)学者沈力辰(Li-Chen Sim)说部分问题得归因于中亚各国与中国间“庞大的人口和经济不对称”。

她说中国资助的基建计画未能替当地带来充分就业机会、衍生对北京的沉重债务,也助长中亚各国在野党对中国的不满。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教授赫伦德(Stefan Hedlund)表示,一些地方的反中情性已见升高,“(这股不满)能否被庞大的经济收益化消,尚待观察”。

© 2023 AFP

Tue, 16 May 2023 12:06:33 GMT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