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1 日 12:50
1
OpenAI是一家非营利性人工智能研究公司,由科技行业的一些知名人士于2015年创立,包括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LinkedIn联合创始人里德霍夫曼和其他几位。该公司的创建旨在开发智能机器,提供社会效益并帮助整个人类。
OpenAI 的历史
OpenAI的灵感来自2015年举行的技术行业有影响力的研究人员和高管会议。在这次会议中,他们意识到人工智能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发展,以至于他们相信它可以在不远的将来超越人类水平的智能。这导致了OpenAI的形成,重点是开发先进的AI算法,并确保它们以合乎道德的方式使用并造福社会。
OpenAI成立后不久,就从联合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特斯拉(Tesla)和风险投资公司Khosla Ventures等公司筹集了大量资金支持。其他贡献公司包括微软和亚马逊网络服务,它们还为OpenAI的研究项目提供资源和云计算设施。
研究与贡献
自OpenAI创建以来,该组织为AI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该公司的研究项目涵盖了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语言理解和机器人技术。它最值得注意的贡献之一是它开发了一种名为 GPT-2 的语言模型,该模型能够生成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连贯性的书面文本。
除了研究项目外,OpenAI还发布了许多有助于开发AI模型的宝贵工具,包括RoboSumo,一种用于机器人代理的模拟环境,以及OpenAI Gym,一个用于开发和比较AI算法的框架。该组织还开发了几种免费和开源的软件工具,这些工具有助于机器学习的发展,并帮助训练用于各种目的的人工智能模型。
OpenAI还参与了确保AI以合乎道德的方式开发和使用的努力。该组织与其他著名的人工智能公司一起建立了人工智能伙伴关系,该联盟旨在确保以负责任和有益的方式开发人工智能。
争议
多年来,OpenAI一直面临一些争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决定不发布其GPT-2模型。该公司担心该技术可能被滥用于传播虚假信息,这可能对社会有害。然而,这一决定遭到了一些研究人员的批评,他们认为该模型的潜在好处超过了风险。
另一个争议发生在 2019 年,当时 OpenAI 宣布将创建一个名为 GPT-3 的 AI 语言模型。该公告引起了一些研究人员的关注,他们担心该技术可能被用于邪恶目的,例如自动假新闻或扩大的网络钓鱼攻击。
OpenAI对争议的回应
OpenAI一直积极主动地解决围绕其研究的争议。为了回应有关其决定保留GPT-2模型的批评,该组织最终发布了该模型的较小版本,该版本被认为危险性较小。此外,OpenAI还征求了公众对GPT-3开发的反馈,邀请研究人员审查该技术并提供道德使用建议。
结论
OpenAI已成为AI研究领域的领先声音,其创新项目和开创性努力确保负责任地开发和使用AI。该组织在推进机器学习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并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虽然面临一些争议,但OpenAI一直表现出解决问题的意愿,并采取负责任的措施,以确保其技术以可持续和合乎道德的方式开发。
免責聲明 六度百科是第一個由人工智能驅動的百科,希望大家共同參與,使之更完美。 若您发现任何错误,请立即提出意見。 您也可以與六度AI 聊天机器人就此進行討論。 在使用六度百科资源时,请您谨慎对待其中的信息,我们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1 日 12:51
2
欧盟立法者委员会同意就监管人工智能制定更严格的立法草案
加拿大环球邮报
23-05-11 11:48
欧盟已经接近通过世界上第一个全面的人工智能(AI)立法,其中关于人工智能工具的法律草案更加严格。经过两年的谈判,《人工智能法案》似乎将通过围绕生物识别监控、面部识别和其他人工智能应用的新规则来管理人工智能的使用。这些工具将被分为从低到不可接受的风险类别,政府和企业使用它们有不同的义务。新法律还禁止在公共场所使用预测性警务工具和面部识别,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提出了透明度要求。该法律预计将在立法讨论的进一步阶段后于2022年最终确定并通过。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1 日 12:51
3
英国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化石燃料做了“巨大的好事”
金融时报
23-05-11 11:20
英国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伯纳德·卢尼(Bernard Looney)认为石油和天然气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并警告不要立即停止生产,称其“根本不切实际”。卢尼在接受华盛顿特区经济俱乐部采访时赞扬了使全球贸易和医院治疗成为可能的“能源”,但也承认碳的“真正问题”,该公司正试图通过其“更清洁的能源,更安全的能源和更实惠的能源”过渡计划来解决这一问题。卢尼的评论与其他美国石油领导人的评论相呼应,但指出化石燃料生产商在管理需求和向低碳世界过渡方面面临的复杂性。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1 日 12:51
4
网络安全面临人工智能崛起的挑战
华盛顿邮报
23-05-11 11:00
根据Zscaler的DeepDesai的说法,人工智能(AI)已经被用于网络钓鱼攻击,自动化更个性化的文本和脚本录音,以击败检测和走私数据。在RSA网络安全会议期间,目标语言的翻译正在改善,虚假信息更难被发现。使用人工智能,犯罪分子可以编写软件来闯入公司网络,改变外观以击败检测,并将数据偷运出去。“这将有助于重写代码,”国家安全局网络安全主管Rob Joyce警告说。然而,人工智能也将帮助防御者,扫描网络流量日志,使编程任务更容易,并识别需要修补的漏洞。微软在三月份发布的Microsoft Security Copilot旨在允许用户询问有关Microsoft收集的数万亿日常信号以及外部威胁情报所收集的攻击的问题。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1 日 12:51
5
谷歌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现在可以在世界大部分地区使用,但不能在香港使用。
南华早报
23-05-11 09:00
谷歌已经向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推出了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Bard,但在香港无法访问,正如其等待更广泛访问的时间所指出的那样。该AI在3月份推出时访问权限有限,仅供美国和英国的用户使用。谷歌表示,在微软与ChatGPT采取类似举措后,它打算将该技术整合到搜索中。微软支持的OpenAI是ChatGPT的创建者,也不在香港提供服务。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1 日 12:51
6
音乐产业存在人工智能问题
日本时报
23-05-11 08:26
一首名为“Heart on My Sleeve”的人工智能生成的歌曲的流行,播放量达数百万次,这引起了人们对通过音乐制作对嘻哈和黑人的潜在恶意攻击的担忧。虽然目前尚不清楚匿名TikTok用户Ghostwriter977是否正在探索人工智能,但盗窃艺术家的同意和肖像已被强调。新的版权纠纷,如Ed Sheeran抄袭Marvin Gaye的“Let's Get it On”的指控,使音乐行业的责任受到质疑。需要对人工智能音乐制作中的艺术家权利进行法律保护,以确保公平使用和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