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哥成世界第5帅 中国第一美 陆媒不服不忿

香港一哥成世界第5帅 中国第一美 陆媒不服不忿

1

我在小红书上看到个帖子,说美国有个网站搞了个2022年全世界最帅的100个男人排名。

国内明星排最高的是姜涛,位列第五,是历年来的最好名次。

说到这,可能很多人会问,姜涛是谁?

我特意去了解过,他是香港男团MIRROR的成员之一。这个团其实在内地没什么水花,还一度被打趣“红不过罗湖”。

之前最出圈的事件应该是演唱会现场,屏幕掉落砸伤舞蹈人员的负面新闻。不过在香港,确实算得上顶流。

前几天姜涛过生日,粉丝在铜锣湾搞应援,还请全港人免费搭电车,搞得蛮声势浩大。

而在榜单上除了姜涛,还有他们团其他三个成员,分别排名16、32和73。

内地明星也有不少。

第19是肖战、39是王鹤棣、41是张艺兴。后面还有宋威龙、王一博等等等等。

这些倒是比较常见到的一些名字。

再往前就都是外国人。

香港一哥成世界第5帅 中国第一美 陆媒不服不忿

香港一哥成世界第5帅 中国第一美 陆媒不服不忿

姜涛过生日,粉丝在铜锣湾搞应援

看完全部,我很好奇这种最帅的100张脸到底是怎么评出来的,看图片视频还很专业。

于是我搜索了评分机构——TC Candler。

香港一哥成世界第5帅 中国第一美 陆媒不服不忿

打开官网会发现它其实是个电影评论网站,从2000年开始一直在做年度十佳电影排行榜。

值得一提,那年的TOP1是《花样年华》。

香港一哥成世界第5帅 中国第一美 陆媒不服不忿

在网站最下方的位置,能找到一张写着“100张最美面孔”的图片,跳转过去是油管频道。

里面可以找到往届的评选结果,并直白地给出了提名、投票渠道。

香港一哥成世界第5帅 中国第一美 陆媒不服不忿

进入这个链接,会直接跳出来一个超大超醒目的充值界面,从每月付费金额不等。

香港一哥成世界第5帅 中国第一美 陆媒不服不忿

最低只要3美元一个月就能成为他们会员,保证能提名成功。

不过最热门的还得是最高价位的这个,每个月能提名2次,投票10次。

也就是说,这个全球最后的榜单是这些充值的人先提名再投票选出来的。

网站还说,因为油管上的300万公众提名实在太多啦,所以只好请大家来付费提名。

香港一哥成世界第5帅 中国第一美 陆媒不服不忿

我又查了下,充值这个会员除了提名帅哥和给帅哥投票还有啥用。

答案是还可以提名美女和给美女投票,因为他们还会评“世界最美的一百个女人”。

香港一哥成世界第5帅 中国第一美 陆媒不服不忿

这个网站就只有这两个功能,其他没了。

这样一个算不上权威机构做出来的榜单,到现在已经差不多做了10年,而且每次这网站评出最帅最美的榜单后,下面都有不少粉丝高呼“我的哥哥!!”“我的老婆!”

不得不说也是一种能力。

感觉可以算一笔账。

每年这个网站能在油管上获得300万公开提名,如果所有提名都能转换成会员费的话,相当于要投入1500万美元。很惊人的数字。

也能看出这是个非常好的商机啊。

完全可以注册个国外网站,专门就搞这种排行榜,什么全球百大、全亚洲百大,也不用局限于最帅最美,还可以搞些最个性之类的标签。

总之就是满足粉丝为自己偶像打call的述求,然后名正言顺地割韭菜,既能吸一堆消费能力极强的粉丝,又能持续性赚他们会员费。

这不比请明星带货或做商务来钱快?

想想看,带货还得先把货做出来,还得想花钱拍点物料,才能走后续的流程。

这种排行榜就什么都不用搞啊,提名是粉丝来,投票也是粉丝来,和对着空气打钱有什么区别?

一本万利啊。

香港一哥成世界第5帅 中国第一美 陆媒不服不忿

不过我能想到的,肯定也有其他人能想到。

显而易见,近几年粉丝经济越演越烈,四处都是花里胡哨的各类榜单,引诱粉丝花钱。

偶像们随随便便出一张电子专辑,都不用做实体CD,直接往某个音乐平台上一放,立刻就有粉丝成群结队赶来打榜。

为了让数据更好看,排名更靠前,粉丝们买一张是万万不够的。

必须得几十张、几百张地买,哪怕自己只有一双耳朵,也要买出一个团的阵势。

香港一哥成世界第5帅 中国第一美 陆媒不服不忿

市面上还有各种奇奇怪怪、没听说过名字的电子刊,拍照质量和路边影楼没有很大区别,但倒是非常敢标价,轻飘飘没有实物就能卖大几块。

动不动还有销量达标解锁活动,要让粉丝买够粉丝才能换取对应的音频、视频或海报。

香港一哥成世界第5帅 中国第一美 陆媒不服不忿

结果还是粉丝人均买上几十份,换来一串数字代码,连卖废品都做不到。

前几年选秀还大火的时候就更夸张了。

每个轮次都要搞投票,投票结果决定这个选手能不能留下来,那粉丝还不得想方设法搞票投。

怎么办?当然就得花钱。

除了比较常规的平台账号免费投票外,最常见就是给平台充会员,或者买冠名商的产品来换票。

冠名商在一瓶奶里放一张票,要票的多,喝奶的少,最后就是新闻报道的那样——倒掉。

香港一哥成世界第5帅 中国第一美 陆媒不服不忿

也不止有资本盯着粉丝的钱包。

其它领域的也没放过。

我在上海,每隔一段时间人广或是其它地铁口,就能看到门口的宣传栏换了新的名字。

闹市区的大屏更是不例外,不是这个生日就是那个出道。虽然大多数的名字我都不记得,不知道算不算一种无效投入。

还有些看起来很智商税的玩意。

比如,买个爵位,或者买个星星,就是从来没问过人家星星愿不愿意突然被改名。

更有早一步领悟粉丝经济的人走在前面。

之前耽改还能正常上播的时候,剧组还没杀青,已经有两三位数字的CP站子开好了。

站子背后当然不可能都是粉丝,更多的是买股一样的“投资者”。他们不过是在赌某个CP能火起来,然后就能借着东风,卖图集赚收入。

总之背后都围绕着生意。

香港一哥成世界第5帅 中国第一美 陆媒不服不忿

现在明星们都喜欢强调商业价值。

而所谓的商业价值,说白了就是粉丝愿不愿意当韭菜,给自己支持的明星花钱。

粉丝的消费水平越高,明星的商业价值越大。

这么看来,粉丝和明星完全应该是命运共同体对吧,但偏偏明星赚到的钱也不会分给粉丝一丁点,最后就变成粉丝花钱让明星赚钱。

粉丝就这样成为了造星环节的一部分。

想起以前戏园子里唱戏,也有“捧角儿”的概念。

票友们给自己喜欢的角儿在报纸上开专栏,写专业剧评,组织集社,还要争取上台的排位顺序,想方设法往后排,能唱大轴就绝不压轴。

但至少这些角儿有基本功,是练过的。

反观现在,资本只想赚快钱。

所以明星都成了流水线产品,业务能力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吸到一小撮粉丝愿意买单,好方便营造出巨大的泡沫。

只要粉丝愿意为爱发电、刷数据、做销量,营造出火爆的声势,就能凭借这阵势去接工作、撕资源,当然最后这些工作还是要靠粉丝买单。

戏演得不好没关系,粉丝会吹。歌唱得难听无所谓,粉丝控评。没有媒体拍照怎么办,粉丝会出图。代言的产品卖不掉呢,还是粉丝买单。。。。

虚假繁荣嘛,大家都懂。

这样看来,娱乐圈何尝不是一款虚无的金融产品,明星是被包装的商品,粉丝是准备接盘的韭菜,背后的资本赚得盆满钵满。

纠缠其中的各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是钱,要么是流量,要么是热度。

只有粉丝真金白银地付出钱、付出时间,最后回收一片濒临坍塌的废墟。

还得被抨击粉圈人傻钱多全是乱象。

骂名是粉丝在背,便宜都让别人占了。

所以我劝粉丝们追星别太真情实感,花钱前先算算账,你家偶像一天赚的钱可能比你一年的工资还要高,既然如此又凭什么要靠你来“供养”呢?

说到底还是自己的生活最重要啊。

Sat, 06 May 2023 21:12:15 GMT 原文链接🔗:

https://ent.creaders.net/2023/05/06/2605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