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瞒参与“千人计划”罪成获判 惟西方学界警觉仍不足

哈佛教授瞒参与“千人计划”罪成获判 惟西方学界警觉仍不足

美国科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利伯(Charles Lieber)因隐瞒被“千人计划”招募,担任中国武汉理工大学“战略科学家”并获丰厚报酬,罪成获判。舆论认为是美国打击中国渗透一项重大胜利。但有评论指,西方学界警觉性仍然不足,法律上也存在漏洞。

美国司法部周三(26日)宣布,哈佛大学化学系前主任利伯被判刑,原因是他隐瞒与中国“千人计划”、武汉理工大学的关系,及未如实报告从武汉理工大学获得的收入。利伯被判监一天(被捕后已服刑毕)、软禁六个月、两年监督释放、罚款5万美金及追缴3万3千6百美元税款。

现年64岁的利伯为知名纳米专家,曾担任哈佛大学 “利伯研究小组”首席研究员,该小组在 2008 年至 2019 年间获得美国政府逾1500 万美元的研究经费。

但在哈佛不知情下,利伯于2011年成为武汉理工大学的“战略科学家”,开设了中国银行帐号,每月获5万美元薪酬和最高15万8千美元生活费,及150万用于联合研究的经费。2012至2015年,利伯更成为中国“千人计划”招募学者。而利伯没有在报税时报告这些来自中国的收入和银行户口。

2020年1月,利伯被捕,并一直否认控罪。2021年12月,美国联邦陪审团裁定利伯罪成,罪名包括两项虚假陈述、两项制作和签署虚假所得税申报表,及两项未向国家税务部门提交外国银帐户和金融帐户报告(FBAR)。

曾任职美国能源部下属实验室、目前在大学任教的华人科学家Vader向本台表示,利伯案反映中国渗透美国学界,及透过剽窃技术实现弯道超车,而美国方面对此警惕不足。

Vader说:从利伯本人以及其他案件中当事人,还有美国大学的反应,美国大学及研究人员对中国政府“非传统渗透方式”和盗窃知识产权行为警惕性依旧不高,在长达近40年的时间里,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招募美国知名学者、研究人员,从而实现非传统的知识产权与技术盗窃。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在人权方面记录也愈加恶劣,但是一贯以“实现社会正义与良知”为己任的美国大学以及众多学者,却从未质疑与中国的合作。近几年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大学与中国机构,尤其中国政府合作有缩减趋势,然而大学和很多研究人员却落入中国大外宣圈套,要终结作为邪恶独裁帮凶的道路依旧漫长。

另一位美国高校学者藏拙接受本台采访时指出,美国至今尚未立法直接有效阻击本国学者与中国“千人计划”的合作,该漏洞被中共利用,西方学术界应考虑与中国“脱钩”,莫成为中共对内镇压和对外扩张的帮凶。

藏拙说:利柏被判刑,因为撒谎,反而不是因为参与了“千人计划”,这是一个比较悲哀的事情;中国“千人计划”打著引进人才的旗号进行技术窃取,我们科学家应该注意学术伦理。中国的所有学校其实都是被中共控制的,科学家以任何形式与中共合作,最后都会变成被中共收买、被中共利用、被中共所拿捏。中美不仅仅是经济上脱钩,科研啊各个方面都应该做好与中共脱钩的准备。

舆论认为利伯案标志著“中国倡议”(China Initiative)取得了一项重大胜利。

“中国倡议”由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期间发起,旨在打击涉嫌中国经济间谍活动和研究盗窃行为。此前,检察官在追查多宗“中国倡议”案件时碰壁,多名受查华裔学者最终被免于起诉和无罪释放。前年9月,被控隐瞒与中国合作关系的田纳西大学华裔教授、纳米专家胡安明被判无罪;去年 1 月,美国检方撤销了对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陈刚的指控,陈刚长期担任中国延揽人才计划中的“海外专家”;今年初,曾成为中国“长江学者”的堪萨斯州大学教授陶丰被判以在押时间折抵刑期,并获释。

美国司法部担忧该计划助长对亚裔学者的偏见,在去年初因此终止了计划。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毕子默

Thu, 27 Apr 2023 14:05:45 GMT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