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蜂狂舞的亂彈

美國的成功密碼和中美異同

美國為什麼成功?資本主義為什麼成功?中國為什麼成功?這一直是熱門話題,不少人借此奠定學術界江湖地位,不過,熱門,共識,並非与正確等同。

馬克斯韋伯是現代西方極具影響力的思想家,是社會學的奠基人之一 ,其代表作《新教倫理与資本主義精神》(1934年)認為,注重禁欲的基督教新教對現代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他的這個觀點,似乎對資本主義的成功,做了蓋棺定論,許多人把它作為定理,以為不證自明,其實大謬不然。

馬克斯韋伯正確的地方,是觀察到新教与資本主義的關係,新教對資本主義確實有促成作用。但是,新教中的什麼因素(內容)促成資本主義?他的解讀是錯誤的。他把禁欲作為開啟資本主義的密碼,是錯誤的。事實上,天主教在禁欲上的清規戒律不見得比新教低多少,伊斯蘭教的禁欲某些方面大大超過新教,在工業革命之前,在物質生活匱乏時代,禁欲是人類意識形態共同的主題。以禁欲說明資本主義,是非常勉強的。

當然,馬克斯韋伯的觀察有正確的地方,即使在禁欲歸因上也是如此。与禁欲相關的,新教有節制、清貧、自力的特質,這与資本主義發生所需要的基本因素,比如資本積累(清貧、儲蓄),資本增值(清貧、節制、重投資輕消費),冒險創新精神(自力),相吻合。而且,比較現代中國的經濟騰飛,也有許多共同點。

事實上,新教的成功,而不是天主教的成功,解讀的關鍵是兩個教派的根本差異,本質差別,而非外在的包裝不同(禁欲)。至於一些人把它歸因於宗教信仰,更是不值一駁。

新教(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差別何在?其實略懂宗教者就知道,天主教認為,上帝的旨意是通過聖經表達的,而解讀聖經必須通過教會。新教不同意,認為上帝的旨意,每個人都能夠直接理解,溝通,教會不是唯一的渠道。

那麼,新教是如何促成資本主義的?

顯然,既然每個人都可以直接溝通上帝,無需通過其他途徑,那麼,個人奮鬥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須的。新教的核心是個人奮鬥精神,思想解放,這是資本主義的發動機,根本不是什麼禁欲。

在個人奮鬥的基礎上,在新教對教會的矮化下,什一稅無法存在,教會的財富聚集、浪費不再存在,資本積累的可能性才能存在,否則,賸餘財產都被教會佔有,永遠不可能產生資本主義。

在新教這裡,真正做到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減少了一座大山壓迫,人的物質、精神相對於中世紀天主教的殘酷壓榨,迸發出的強大力量,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密碼,也是中國騰飛的密碼。

比較中美兩國,新教徒的特點,除了創新,都可以在中國人身上找到。新教的解放思想作用,中國人在八十年代經歷過。另外,美國人崇尚的實用主義,何嘗不是中國人的精神底層?(中國人對宗教、主義、各种意識形態,從來都是實用主義態度,根本不是拜登們耿耿於懷的必守信條)

洪源遠教授,提出中美互為鏡像,也是對我多年的觀點:中美兩國是世界上最像的兩個國家。洪教授更高程度的理論歸納,開始厘清一些長期流行的錯誤理論,令人欣喜。

14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