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对美国报复 为何挑上美光?
美国去年扩大封锁中国先进半导体发展能力,限制芯片、制造设备出口,并将中国最先进的记忆体芯片制造商长江存储列入出口黑名单。做为对美方的反击,中国当局在3月底宣布对记忆体大厂美光(Micron)的产品进行网络安全审查。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表示,将审查美光在中国销售的产品,以确保关键资讯基础设施的安全。网信办对美光展开调查之际,北京正准备与华盛顿就中国科技供应链的控制权展开长期斗争。
针对调查,美光则表示,正在与中国监管机构沟通并配合审查,目前在中国的业务正常营运,产品出货、工程、制造、销售和其他部门都正常运作。并补充,公司坚持旗下产品的安全性。
美光若遭报复 中国市场会被韩国抢食2022年,中国占美光销售额的近11%,即33亿美元。美光表示,随著中央政府和国营企业调整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以推进国家政策目标,公司在中国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
美光在2022年年报当中曾提到,中国政府可能会限制公司参与中国市场,或者可能会阻止美光与中国企业进行有效竞争。美光近期也持续缩减在中国的部份业务,同时增加在美投资。
知情人士表示,如果中国最终决定对美光下禁令,相关技术也能轻易被竞争对手的芯片取代。产业专家指出,鉴于中国对辉达(Nvidia)制造的AI(人工智慧)芯片以及英特尔(Intel)、高通(Qualcomm)等公司制造其他处理器的依赖,任何进一步的报复行动可能都有限。
由于记忆体替代性高,这可能是美光成为北京首个目标的一大原因。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资深半导体分析师指出,记忆体芯片是标准化的产品,因此要把供应商从美企换成非美国供应商非常容易。并补充,韩国的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可能会瓜分掉美光在中国的大部份订单。
记忆体一路狂跌 中国市场不需要美光
中国宣布审查美光之际,记忆体正面临市场清冷的问题,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记忆体芯片价格一路崩跌,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等大厂营收、获利都受到重创,并接连宣布减产。
根据研调机构集邦科技(TrendForce)公布的数据,自2022下半年以来,全球NAND(储存型快闪记忆体)市场一直面临需求逆风,作为回应供应链一直在清理库存,将NAND合约价格压低了20-25%。DRAM(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方面,今年Q1平均价格跌幅近20%,Q2预计跌幅将收敛至10-15%。
美光在3月底公布2023会计年度Q2营收下滑至37亿美元,季减10%、年减53%,每股亏损1.91美元,并预期Q3营收,落在35亿美元至39亿美元,每股亏损约1.51至1.63美元。
但美光对于前景仍乐观,表明营收降符合预期,几个终端市场的客户库存已减少,预计未来几个月供需平衡状况将逐步改善,公司将恢复正常成长,对长期需求充满信心。
美国去年限制制造128层以上NAND快闪记忆体芯片的技术出口,这是长江存储最先进的技术水准。
中国当局对美光展开审查的消息传出后,中国记忆体芯片制造商受到激励,本(4)月股票大涨,但分析师则认为,中国国内竞争对手预计不会从调查中获得太大的提振,中国没有美光的同类产品,只有小型记忆体公司生产落后和利基产品。
记忆体芯片价格一路崩跌,重创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等大厂营收、获利。
美光若被中国排除 转单非常容易
香港欧华律师事务所(DLA Piper)网络安全团队负责人比格(Carolyn Bigg)表示,就潜在问题对1家公司展开网络安全审查是中国当局惯用的做法。这次的调查最终可能导致美光在中国的业务受到限制,比格指出,在欧洲,如果公司违反网络安全规范,将被处以罚款,但是在中国,违规的公司还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或是让平台下线。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美光被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对美光的商业影响有限,美光可以重新转移到其他地方。记忆体芯片是标准化的产品,因此,美光为联想(Lenovo)保留的芯片,可以轻松的转单给戴尔(Dell)。
美光去年关闭了公司位于上海的1个DRAM设计部门,据报道,工程师被要求调到美国或印度。目前美光在中国约有3000名员工,大部份任职于西安的组装、测试厂。
中国业界人士表示,从长远来看,这是北京释出的明确讯号,要求科技产业加速让供应链去美国化。人们正在讨论一场冷战,很明显,中国科技公司别无选择,只能尽可能找寻不同的供应来源。
Thu, 13 Apr 2023 01:12:15 GMT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