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媒體報導香港,我們團隊整理出香港簡報。
更多美國人將中國視為「敵人」,因為對習近平的信任度下降
彭博社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項新調查,美國人越來越多地將中國歸類為美國的“敵人”,而不是競爭對手。
調查發現,38%的受訪者將中國稱為「敵人」,比去年增加了13%,而只有6%的受訪者表示中國是美國的“夥伴”。隨著對中國的擔憂持續增長,創紀錄的83%的受訪者對中國有“不利的看法”。
其中最大的擔憂是北京與莫斯科的關係,這被視為美國的首要問題,以及中國和臺灣之間的潛在衝突,47%的受訪者表示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此外,大約十分之八的美國人表示,與中國的經濟競爭“至少是一個有點嚴重”的問題。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04-12/more-americans-view-china-as-enemy-as-trust-in-xi-deteriorates?srnd=europe-politics
北京駐港前高級官員將焦點轉向習近平思想
南華早報
北京駐香港聯絡處前負責人駱惠寧是監督中國政治意識形態運動的15名高級官員之一。
作為中央領導班子的負責人,他們將指導和監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政治思想,即2018年載入憲法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至少有58個中央領導小組在中國各地被派資推動這場運動。
這些官員大多是前部級官員,曾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任職。預計習近平將在第三個任期內鞏固權力,並利用他的支援者進行宣傳工作。
香港眾安銀行提供加密貨幣轉換,城市推動帳戶
彭博社
香港最大的虛擬銀行眾安銀行(ZA Bank)正在擴大其服務範圍,包括數位資產領域的帳戶服務,以及加密貨幣和法定貨幣的轉帳。
該銀行將通過持牌交易所提供代幣到法定貨幣的轉換,作為客戶的結算銀行,允許在客戶將加密代幣存入交易所后以香港、美國和中國貨幣提款。眾安銀行將為香港僅有的兩家持牌加密貨幣交易所HashKey和OSL提供這項服務,並將在獲得許可後向其他交易所提供這項服務。由於那裡的限制,ZA Bank的商業模式將不包括來自中國大陸的客戶。
香港正在向數位資產行業開放,以尋求恢復其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隨著香港計劃從6月1日起推出經過修訂的虛擬資產交易所框架,允許交易所運營商向散戶投資者開放,這一點將得到加強。
隨著眾安銀行發展其服務,將鼓勵更多有興趣涉足香港水域的交易所。由於反洗錢和嚴格的瞭解客戶規則,傳統銀行一直不願意為加密公司提供服務。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最近的倒閉進一步侵蝕了許多加密公司的銀行服務。
眾安銀行將為本地 Web3 初創公司和中小型企業提供在線開戶服務,此前在監管沙盒中對大約 100 家公司進行了試點。該銀行與該市的公司註冊數據相關聯,允許最少的資訊輸入和交叉檢查。該貸方預計它不需要增加員工人數來處理這個問題。截至去年,香港所有八家持牌虛擬銀行仍處於虧損狀態,儘管眾安銀行的凈資產積累最多。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04-12/hk-s-za-bank-offers-crypto-conversions-accounts-in-city-s-push?srnd=industries-finance
香港在Web3 展會上重申加密貨幣監管承諾
南華早報
香港建議對去中心化金融應用實施更嚴格的監管,以鼓勵Web3行業的發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為期四天的Web3節上表示,香港金融當局認為,虛擬資產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臺在現有監管框架下需要牌照。香港向監管的轉變鼓勵了出席者對該市 Web3 的發展,並可能使該市的數位資產中心受益。美國商品期貨和交易委員會最近起訴幣安,指控其國內法規的“虛假”做法。
香港人移居英國的養老金被阻止
金融時報
在今年早些時候香港發生政治鎮壓后,超過90,000名申請從香港移居英國的人可能會被阻止獲得22億英鎊的養老金資產。
香港政府在2月表示,那些通過英國國民(海外)簽證移居英國的人不能以移民作為提前提取養老基金的理由。因此,通過此舉有效地阻止了即時支付,導致活動人士指責香港政府在政治鎮壓后懲罰那些被認為“不愛國”的人。
前香港居民如果永久移居海外,通常可以在政府的強制性公積金退休儲蓄制度下收回其養老基金。許多銀行,保險公司和金融機構在該制度下提供養老基金,包括宏利,景順,富達和滙豐銀行。目前尚不清楚那些被阻止獲得養恤基金的人的養恤基金發生了什麼。
去年首次出現的BN(O)計劃在2019年鎮壓民主抗議活動之後,為這個前英國殖民地的數百萬居民提供了獲得英國公民身份的途徑。此舉激怒了中國當局。香港觀察(Hong Kong Watch)政策和倡導總監薩姆·古德曼(Sam Goodman)在談到養老基金區塊時說:“這是對英國國民(海外)持有人進入屬於他們的財產的全面禁令。
TikTok母公司字組跳動將香港辦事處合併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
南華早報
字節跳動(ByteDance)是流行短視頻應用程式TikTok和抖音背後的中國科技公司,正在將其在香港各地的辦事處整合到國際金融中心的新空間,以升級。
它之前在One IFC租用了一個空間,但也將離開該市的其他辦公室,包括位於Lee Garden One的WeWork和時代廣場的另一個空間。儘管TikTok在海外面臨數據隱私問題的強烈反對,但位元組跳動去年公佈了創紀錄的收入,並可能很快首次進軍中國的電子商務領域。
在2019年和2020年由於社會動蕩和COVID-19導致香港甲級寫字樓供應減少之後,香港公司辦公室選擇新的更高等級空間的趨勢。高力香港預測,2023年新增甲級寫字樓供應量將創下2019年以來的最高水準,達350萬平方英尺,新增供應量有助於緩解空置率,預計2023年餘下時間空置率將呈上升趨勢。此後,房地產市場需求有所改善,主要街道商店和主要購物中心的季度增長率在3.9%至5%之間,因此位元組跳動對甲級辦公空間進行了新的投資。
在其他地方,以變形金剛為主題的餐廳“方舟”將於4月23日在銅鑼灣的羅素街開業,緊隨Five Guys和Ruby Tuesday最近的開業。
香港政府在YouTube視頻上花費130萬港元,僅獲得4,000次觀看
南華早報
香港政府花費了一百三千萬港元(十六萬六千美元)製作了一段一分鐘的視頻,以紀念其回歸中國統治25周年,但到目前為止,它在其YouTube頻道上僅獲得了41377次觀看。這部電影是 2022-2023 財年製作的九個剪輯中第二昂貴的。
這些鏡頭以年輕的專業人士和家庭為特色,使用“穩定”,“繁榮”和“機會”的標語表達對城市未來的希望。一位專家建議當局應該考慮更能吸引年輕觀眾的視頻內容,稱政府的風格“有點脫節”。
雖然他認為周年紀念視頻的製作成本可以接受,但他表示,政府的做法更多地集中在電視上而不是在線上,這可以解釋為什麼觀看次數如此之低。
香港共用辦公室看到中國企業的需求激增
彭博社
據該地區最大的辦公空間供應商德事商務中心稱,中國公司正在推動對香港中央商務區優質靈活辦公空間的需求。
與1月份相比,該公司3月份的新租約增加了五倍,其中70%是中國公司。中國和香港取消疫情限制也引起了邊境另一邊跨國公司的興趣。雖然德事商務中心主要擁有跨國公司,但中國公司仍在繼續增長。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04-12/hong-kong-shared-office-firm-sees-leases-surge-on-china-demand?srnd=prognosis
裁縫兼餐館老闆貝蒂·林恩(Betty Lynn)是家族幾代人的橋樑
加拿大環球郵報
貝蒂·林恩(Betty Lynn)最近在她100歲生日前去世,她年幼時在中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倖存下來。
林恩以在她的社區中的慷慨而聞名,特別是對加拿大的新移民。1931年,林恩與她的父母約翰和休希林恩離開加拿大,前往香港附近的廣東省探親。當大蕭條襲擊中國時,她的父母想回到加拿大,但她的父親沒有足夠的錢支付每個人回國的費用。林恩和兩個兄弟姐妹獨自生存了十一年,然後被傳教士牧師維倫特·約翰·羅素·米爾斯救出。林恩明白省錢的重要性,並重複使用一切來省錢。
當林恩回到加拿大時,她説明她的父親在安大略省錫姆科經營他的中餐館。她還在基奇納的約翰·福賽斯襯衫公司當了30年的裁縫,幫助許多中國移民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林恩以説明移民家庭適應新生活而聞名,為他們找到住宿,向他們展示如何開設銀行帳戶和購買雜貨便宜貨,並開車送他們去看醫生。在1980年代,她用自己的積蓄成為安大略省大本德的Lynn Fong餐廳的部分擁有者。林恩是林恩家族的女族長。
除了慷慨和無私之外,林恩還有一個奇特的習慣,就是用指關節敲打人們的頭,以此來引起他們的注意。儘管如此,她仍然是讓家人團聚的粘合劑,也是幾代人之間的橋樑。
高層建築能解決倫敦的住房問題嗎?
經濟學人
英國正面臨住房短缺,特別是在經濟適用房方面。根據房地產經紀人第一太平大衛斯(Savills)的數據,倫敦每年需要83,000套新房,但只建造了一半。近60%的需求是由那些尋找經濟適用房的人產生的。
嚴格的規劃法律限制了城市擴張,因此住房公司正在轉向向上建造,建造住宅摩天大樓。人口密度更高的城市受益於更高的生產力和更低的碳足跡。然而,摩天大樓建設的經濟性和對經濟適用房的要求使得建造足以影響倫敦住房短缺的建設變得困難。
根據房地產經紀人萊坊(Knight Frank)的數據,天價建築價格昂貴,最近英格蘭的土地價格上漲了三分之一,而建築材料成本在2019年至2022年間上漲了相同的百分比。此外,監管正在推動那些追求高層建築專案的公司屈服於經濟適用房的配額。因此,這導致更多的住宅用地是商業或高物業價值專案,很少被那些需要經濟適用房的人購買,許多城市塔樓主要出售給投資社區而不是自住業主。
雖然高層建築是解決住房危機的一種方式,但對公寓的文化厭惡和缺乏交通基礎設施使這一解決方案具有挑戰性。然而,城市中心的研究估計,梅達谷是英國最密集的平方公里,這要歸功於中層豪宅,通常高在五到十層之間。由於倫敦只有5%的地區能夠達到相同的密度,首都可以再容納1.2m人。對於英國其他地區來說,這種類型的計劃可能是前進的方向。
謝謝收看《香港簡報》。更多新聞,請看六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