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马克龙完成了对中国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旨在在欧洲与北京和莫斯科因乌克兰战争而加深的紧张局势中重新调整双边关系。在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的陪同下,马克龙寻求对中国采取一种不那么对抗的方式,以“降低欧洲与中国关系的风险”,而此时北京越来越接受法国在美中不和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追求战略自治。分析人士认为,北京对马克龙的关注表明对他寄予厚望。
中国享有马克龙对欧洲战略自主的愿望,外交部下属智库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研究主任崔宏建说。在国事访问期间,马克龙旨在将法国定位为中美之间的平衡力量,并避免在乌克兰,台湾或其他北京认为敏感的问题上过于强硬地推动中国。虽然取得了外交成功,但在乌克兰战争及其经济和地缘政治差异方面没有具体结果,这使得大多数评论员对布鲁塞尔与北京接触的未来持怀疑态度。
在与马克龙的正式会谈和联合新闻发布会上,习近平称欧洲是“多极世界中的独立极点”;他赞扬欧洲实现战略自主,认为欧洲将采取独立自主的方式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他敦促布鲁塞尔的中国怀疑论者,包括冯德莱恩本人,与华盛顿对北京的敌对态度保持距离,呼吁欧盟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以及脱钩或切断供应链的企图”。
原始來源:南华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