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章下來,有點意思了。不過為了更好地續篇,《群的征服》很值得一讀,是道金斯那本書問世以來,社會演化學的最新研究成果。
旻姐上次介绍完了,我就下单啦。问题是未必有时间能读完,读完再写完十章,会被骂的
别忘了整个提纲,我已经晕了
到2024年還有時間。不過寫完也可以再寫的。畢竟才是六度元年。
我有他另外两本书,社会生物学,和那个蚂蚁的什么,是他去世前买的,但是一直没来得及开封。看到旻姐这么推荐第三本,就下单买了,但总要看看三本才好理解吧。
我也不会啊
我只看過這一本,視角拉得很高,於我是天外之音。
我把全文帖到最顶上了
田班,我带着一个问题一边思考一边期待后面的章节哈。
问题是作为自然界中生物的一部分,人类社会运行(包括博弈)的底层逻辑是否是特立独行的?
云水哥,您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有答案,但是旻姐推荐的那本书讲述的社会生物学,似乎会给出一些思考。等我看完,争取在2025年发出来我的看法哈
这个回答真赞。知之为知之,不瞎扯淡。让人瞬间失去了怼的欲望
你咋知道我不是为了帖子热度假装不知的
最好别装,容易被怼。
我已经酝酿好怎么怼了,很快就开帖
那我劝你想好了写,我还有七章,没准就是挖坑等你
给海涯单独安排一章吧
已经有了?
我記得作者在書中寫道,如果在一百萬年前,當時支配地球的物種螞蟻學會了游泳,破除群居的聚落進一步擴張的障碍,那麼很可能後來人類的出現就不會發生了。
对的,生物进化没有蓝图,偶然性比比皆是,但是是否会有个必然的方向?
基本勉强认可田妈的论述,认同其80%的观点。
英语单词meme的中文翻译是“模因”,这个单词meme是Richard Dawkins在1976年创造的新词,源自他 1976 年出版的《The Selfish Gene.》(自私的基因)一书。 但是在此书中,Richard Dawkins他自己的立场也是有些模棱两可。他认可N. K. Humphrey 的设想,即:“模因应被视为有生命的有机体,而不仅仅是隐喻性的”,并提出将模因视为“物理地存在于大脑中”。尽管Richard Dawkins说他的初衷似乎更简单,但他认可Humphrey的观点,他赞同Susan Blackmore 1999 年的研究项目,该研究项目给出了模因的科学理论,并提供了预测和实证支持。
简单而言,meme(模因)是一种思想、行为或风格,通过文化作为载体在人与人之间以模仿的形式进行传播,通常具有代表特定现象或主题的象征意义。 模因作为承载着思想文化、符号或实践的个体要素,可以通过文字形式、演讲、手势、仪式或其他具有可模仿性的、主题意义上的可模仿现象,从一个人的思想传播到另一个人的思想。赞成该概念的学者将模因视为基因的文化类比,因为它们可以自我复制、变异并选择性地对应激压力作出适度反应。 在当下前卫性的流行语境中,模因特指互联网模因,通常是图像和视频在网上共享文化体验中被重新混合、复制和传播。有一派学者认为,模因是一种病毒现象,可能通过达尔文自然界物竞天择的进化选择模式,以类似于生物进化的方式进化繁衍,模因借助自然界的力量,通过变异、突变、竞争和遗传的过程来实现这个衍变过程,每一个进化过程都会影响模因的繁殖成果。而模因又通过它们在宿主中产生的行为传播。传播较少的劣质模因可能会灭绝,而其他优质的模因可能会得以存活、这种传播和优胜劣汰的变异的复制,使得最有效的优质模因会获得更多存活的机会。必须指出的是,有些模因即使被证明对其宿主的本身发展有害,也可能依旧会被有效地复制。
综上所述,冯先生以这种本身就极富争议、且模凌两可、不可量化的模糊理论为依据,试图硬套所谓的博弈论(实际上就是赌博游戏经验总汇),然后推荐给中南海作为治国安邦的理论基础,来解决当前中国的习家权力和民间资本的深层次社会冲突?我个人认为值得商榷。冯先生天赋异禀,博学多识,思维敏捷,研究领域宽广纵横。但是存在一个问题,他老是喜欢用个人的臆念来解释似是而非的历史事实,生搬硬套并不相干的跨界研究成果、名人名言、野史逸闻,当然也加上严肃的科学理论,然后切切碎,放在篮子里的捣鼓捣鼓,最后整出一个冯氏大杂烩。运气好了,瞎猫抓老鼠蒙对几个议题,然后说成是他的研究成果,你看,我早在某年某月就预言过这个事情…… 总体而言,豁边的多,蒙对的少。不过话,倒要有一句说一句,冯先生是一勤勉的追梦人,有理想、有抱负、有情怀、有人缘、有情商、有气度,豁达开朗、乐观、天真、富同理心。我尊重他,认可他、喜欢他!
您认同老田80%,我认同您100%。
尤其是最后对冯先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