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研室主任
(政研室主任)
1
高瑜女士曾写过一篇文章《华国锋的下台和胡耀邦的上台——结束旧时代和开创新时代的两位中共领袖》,文中说:
“12大又经过一轮较量。胡耀邦坚辞党的主席,主张邓小平当党的主席,自己担任副主席,邓小平试探提出叶帅当。叶帅说:我不成。邓问:谁来当?叶回答:耀邦当,我建议你也不要当。”
我对着一段感到怀疑。
1,叶剑英在邓复出之后,面对咄咄逼人的邓,处于步步退让状态。十一届六中全会拿下华国锋大局已定,叶虽对此不满,但已经认输服软。考虑到叶明哲保身的处事风格,对邓这么说的可能性极小。邓表面上一再主张新老交替,叶这么说他等于打脸。
2,十一届六中全会已经确认胡耀邦继任党主席,十二大之前讨论的是是否废除党主席,改以总书记作为党魁,而不是谁当党魁。邓应该坚决主张胡耀邦继续担任党魁,“试探提出叶帅当”的可能性极小。叶当时已久85岁,且身体很差。这种试探观感很差,毫无必要。
我很敬重高瑜女士,但是这种高层内幕,作为媒体人,至少应该注明信息源。
1 个赞
Zimin
(子旻)
3
底氣源於四五運動後,葉保了鄧,第三次打倒沒有被開除黨籍。
政研室主任
(政研室主任)
5
“更前一期节目中我简单地谈过:邓小平复出之后,叶剑英看到当时的政治局常委班子中是“四老一新”(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陈云、李先念),新人只有华国锋,虽然是一把手,但挡不住邓小平抓权——叶剑英对邓了解很深,忧心忡忡,所以才提议再加两个新人,胡耀邦、赵紫阳。在“中共要新老交替”这个没人能反对的名义下,这个方案经讨论后被采纳,中央常委变成“四老三新”的格局。而且安排了三新在前台:华国锋是党主席、军委主席,胡耀邦是总书记,赵紫阳是国务院总理;明确了四老叶剑英、邓小平、陈云、李先念的使命是辅佐三新。”
这一段与史实有较大出入。
1,邓小平复出之后,常委班子是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78年底三中全会以后增补陈云。不是所谓的“四老一新”。
2,80年2月,汪东兴被迫辞职之后,增补胡赵,此时华国锋已经完全被架空,党主席被书记处架空,军队被邓小平架空,国务院很快就由赵紫阳主持。而且华本人也79年底已经显露不愿与邓权力斗争的意向。“辅佐三新”无从谈起。
3,“但挡不住邓小平抓权——叶剑英对邓了解很深,忧心忡忡,所以才提议再加两个新人,胡耀邦、赵紫阳”
“他就是为了制衡邓,才极力主张推出胡赵两位新人与毛选定的华在前台”
事实上,推出胡赵就任总书记和总理,恰恰就是邓小平抓权的主要手段。胡赵虽然与华叶有一定渊源,是华叶可以接受的人选,但是从根本上听命于邓,在邓已经夺取了华的军权的情况下,又进一步夺取了中央和国务院的权力。二人虽然反对拿下华,但还是听命与邓,配合邓逼华下台。比如胡耀邦在9次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
1 个赞
明哲
(明哲)
6
这个就需要更多的考证和研究了,回头留意一下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