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即将揭幕 聚焦国防费续创新高以及经济成长
中国14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周日(5日)上午揭幕,大会发言人王超周六(4日)在新闻发布会表示,今次大会会期8天半,今个月13日上午闭幕。
传媒关注中国今年国防预算增幅,王超在回应提问时,并未透露今年军费增幅,他指,人大代表即将审议预算草案,国防预算具体数字届时就能知道。
王超说,国防费的增长既是应对复杂安全挑战的需要,也是履行大国责任的需要。中国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多年来保持基本稳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增长幅度也是比较适度和合理。
王超表示,中国的前途同世界的前途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军事的现代化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反而是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积极力量。
中国财政部在去年13届人大表示,2022年国防支出预算人民币一兆四千五百亿元人民币,增长百分之7点1,是连续6年突破人民币兆元,增速比2021年提高0.3个百分点,且高于中国2022年设定的百分之5.5经济增长目标。
李克强工作报告聚焦中国经济成长率目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将在人大发表任内最后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向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经济成长率目标数字,被认为对于当年度各级政府的经济政策具有引导作用,同时也是市场的风向球。除此之外,国际分析、投资机构也将此视为中国政府释放的讯号。
去年中国经济成长率目标订5.5%左右,当时李克强坦言“必须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达到”,然而最终在疫情蔓延、严格封控、国际局势等因素影响之下,仅维持住3%。相较官方目标,几乎是腰斩。
随著疫情管制于去年底陆续松绑、比较基期较低,加上从中国央行、商务部、银保监会、财政部等多个部会陆续发声,从刺激消费举措到持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等,释放各项讯号显示“拼经济是今年重中之重”。
此外新一届的政府将要走马上任,在新人新政的期待之下,不论是中国国内的智库,或是国际投行、分析机构都对于今年的目标数字抱持相对乐观。
截至目前为止,普遍的共识是5%为楼地板,若有更多的政策支持与松绑,数字可望再上调。
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中国当年经济成长率仅2.24%,创下1976年以来最差的成绩。2021年时,由于比较基期过低,加上施行各种刺激消费的政策,虽然当时疫情阴影仍垄罩全球,然而中国经济成长率达到8.11%,创下自2012年以来最亮眼的数字。
但2023年的情况和2021年截然不同,中国国内的疫情管制完全松绑,随著国境解封势必面对更强大的贸易竞争,此外国际局势与地域冲突的情形也难同日而语。因此,要完美复制2021年的“奇迹”,挑战不小。
过去3年间,根据中国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所设下的经济成长率目标,其中2020年以“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中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为由未设目标,2021年与2022年则分别设下6%、5.5%。
责编:锺广政 网编:刘定坚
Sat, 04 Mar 2023 13:06:18 GMT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