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城东南张堌堆的故事说来话长。
据说此处地下有一洞穴,洞穴里住着一窝妖怪,常幻化成人形,来到世间为非作歹。有出嫁闺女的花轿打此处经过,突然一股旋风,飞沙走石过后,花轿里的人就没有了。原来新娘子连婆家的门还没过,就被劫持到妖精洞里去了。
城东南常有民女失踪,人心惶惶。传言四起,沸沸扬扬。县太爷接报一些衙役举止异常,一下班,出了城东门就扬长而去。第二天点卯时,个个无精打采,懒懒洋洋。县太爷令身边人继续打探,回说这些衙役每次去的地方就是张堌堆,到了那里就不见了踪影。
县太爷带一名随从,亲自去张堌堆查访。又走访附近乡邻,了解到不少情况。
原来明洪武年间的一次黄河决口和改道,令洪水携带大量泥沙横扫河南,山东,安徽,在江苏苏北入海,造就上千公里的黄泛区和流经单县南部以及徐州郊区的黄河故道。黄土高原的泥沙覆盖和掩埋了黄泛区原有的土地,村庄和城池。昔日歌舞丝竹,灯红酒绿的古城单县,顿成泽国。
彼时的县太爷不甘心就此罢休,决定放弃单县城旧址,在原址以北重建城池。县城正南约数公里处有名为南旧关的村庄,显然在县城迁址重建之前,这里就是旧县城的南关大街。记得村庄的北面农田里有座土山,高约十米,南北长约六,七十米。这就是当年商贾富户人家后花园里的假山。我去南旧关走亲戚路过这里,有时会爬到山上去玩。文革前,这座山下曾是县直机关和县武装部的菜地,地头的小屋住着人专门负责打理。直到文革初期间这座山还存在。后来农业学大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这座山便彻底消失了。
张堌堆是被黄河泥沙掩埋后,依然存在的一块高地。如果不是当年富户人家后花园里的假山的话,想必就是一片高大的建筑群。因为,当地村民传说,有人曾挖掘出古建筑的砖瓦,还有人看到过裸露出的楼宇的一角。可惜的是,单县人没见识。倘若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想的是赶快用土埋起来,以免给自己带来灾祸,而不是继续发掘。
如此一来,县太爷明白了。下令对堌堆进行仔细搜索,找到一个隐蔽的地下暗道入口。令人在洞口点燃掺有辣椒的干柴,用烟薰。立刻从洞里钻出几个灰头土脸的人来。不是别人,正是县衙门里的那几个衙役。人们捉住就打。打了没几下,都变成一个个狐狸。哧溜,都跑掉了。
这个故事,文革前曾在负责文化宣传的县委常委尹逊远主持下写成豫剧剧本《张堌堆捉妖》,未来得及上演文革就开始了。但是这个剧本和整个创作计划,却成为红卫兵小将当成批判县委走资派宣传封建迷信的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