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人人都该参与政治,以增进公共福祉
(梵蒂冈新闻网)一本题名为《牧者》的新书日前在阿根廷问世。该书由记者安布罗格蒂(Francesca Ambrogetti)女士和鲁宾(Sergio Rubin)所编撰,聚焦于教宗方济各宗座牧职期间的训导。教宗为此书撰写了序言。
教宗在序言中赞许了这两名记者的“毅力”:他们通过长达十年的定期采访,为教宗的训导提供了分析。本书所触及的议题包括:移民相关问题、保卫生命、圣座部会改革的影响、未成年人受侵犯的现象。教宗强调,他现在处理侵犯儿童这个祸患的方法,将是后人“评价他牧职的一大标准”。
政治也是本书的核心议题。教宗回答说:“是的,我参与政治,因为每个人都必须参与政治。那么,什么是政治呢?它是城市(polis)的一种生活模式。有件事我不碰,教会也不该去碰,那就是分派系的政治。然而,福音具备政治幅度,也就是要把社会的思想,甚至是把宗教和人的思想,导向公共福祉。”
另一个重要议题是经济,教宗方济各重申,该当跟随的灯塔是教会社会训导。他并不谴责资本主义,而是如同若望保禄二世所言,吁请务必遵循“市场的社会经济”。教宗方济各补充道:“我们大家都会同意这一点,即:财富愈加集中在少数人手上,不平等的现象日渐严重。很多人死于饥饿。”
谈到梵蒂冈的经济事件,教宗捍卫教会“绝大多数”成员的诚信,“但是不可否认的,少数圣职人员”,以及教宗称之为“教会假朋友”的人助长了动产和不动产的不当使用。而且,这些动产和不动产“并不属于梵蒂冈,却是属于信众的”。
关于伦敦的不动产案,教宗强调,这笔“可疑的”交易是梵蒂冈内部指出的。教宗说:“我很欣慰,因为这意味著梵蒂冈的行政方面今天有资源来厘清内部发生的丑事。”
此外,提到教会与国家的关系,教宗维护的是“国家的政教分离”,不是“世俗主义”。教宗举例解释说,世俗主义不允许在公共空间放置宗教图像。
在圣座与中国的协议方面,教宗深知种种问题和痛苦,并表示愿意访问这个亚洲国家:“如果可行,明天即可动身!”
另外,教宗也透露自己有过信仰危机,并且仰赖天主的助祐度过难关。“无论如何,信仰要是不让我们处于危机,这信仰本身就陷入了危机。同样地,信仰如果不帮助我们成长,这信仰本身就该成长。”
至于教会的未来展望,教宗指出,亲近关怀是一切的关键所在。教会是慈母,做母亲的付出关爱,抚摸亲吻她的孩子。当教会忙于千头万绪而不亲近她的孩子,或者只是通过文件向孩子们传达信息,这就有如一名母亲只给孩子们写信一样。
链接网址: www.vaticannews.cn
Tue, 28 Feb 2023 10:22:10 GMT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