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一生信守“人生300岁”承诺
参考消息网2月11日报道 综合新加坡8视界新闻网站、台湾《今周刊》、台湾中时新闻网等报道,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2月5日圆寂,享耆寿97岁。
星云出家80多年,弘扬佛法、建寺办学,40岁在高雄开创佛光山,一生致力于将佛教文化推广至世界各国,影响力举足轻重,为台湾佛教重要领袖人物。
星云大师曾指出,人生只有短暂数十年,因此要把它扩展到极致,为社会、人间作贡献,从精神意义上到达“人生300岁”,这也成了他一生都在信守的承诺。
他认为,假如一个人能活到80岁,扣除前面求学准备的20年,等于有60年可以付出,如能发挥高效率一人做五个人的事情,60年下来,等于就在精神意义上到达人生300岁。
倾尽全力支持教育
释星云于1927年8月19日生于江苏省江都县(今扬州市),俗名李国深,童年即出家,法名今觉,法号悟彻,自号星云,笔名赵无任,是汉传佛教比丘及学者,为临济宗第48代传人,1949年初迁居台湾。
他是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的创办人、世界佛教徒友谊会荣誉会长,曾主编《人生》月刊、《今日佛教》和《觉世》旬刊等佛教刊物,提倡“人间佛教”。
1985年卸下佛光山宗长一职,之后1992年创办国际佛光会,国际佛光会于2003年起被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列为正式成员。
1949年星云大师到台湾后,感于台湾佛教教育积弱不振,决定仿照大陆名山古刹的规制,创建一座丛林道场,同时为培育僧伽人才,1965年在高雄创办寿山佛学院。
寿山佛学院后因学生人数增多,场地不敷使用,星云大师于1967年在高雄开山奠基,定名“佛光山”,并将寿山佛学院迁回。
出身穷苦家庭的星云大师深刻体会教育的重要性,1956年在宜兰创立佛教第一间幼儿园“慈爱幼儿园”,至今佛光山于全世界建立16所佛学院,并在四个国家创立五所大学,还有多所中小学,为海内外打造完整教育体系。
星云大师生前勤勉,“无一时懈怠”是诸多弟子对星云的印象,星云生前每天口述写书,记忆力超群,对近代佛教史如数家珍,并勤练一笔字,靠着卖“一笔字”墨宝筹款建佛馆。
2008年,星云大师成立“公益信托星云大师教育基金”,鼓励杰出、具创意、有爱心的教师。2012年6月成立“星云教育奖”,发掘人师典范,弘扬师道。
疾病当友看淡生死
1967年佛光山开山后,他即确诊糖尿病,但他曾说过要把疾病当朋友,“疾病来临的时候,你不必太畏惧它,可以把它当作朋友,互相尊重,互相体贴,互相照顾,疾病和身体也会共存共荣的”。
星云大师晚年外出行动几乎都靠轮椅代步,甚至双眼都看不清,但星云的意志力坚定,他曾告诉医疗团队说“出家人不怕死”。
看淡生死的星云大师“本想活到80岁就好”,并在85岁就预立遗嘱,并将之命为“真诚的告白”,他自认空无一物,属于佛光山的资产他都不要,连书写的稿费也全捐。
对于人生的最后,星云大师说“我没有舍利子”,要求各种繁文缛节一概全免,只要大家心中有人间佛教、时时奉行就是对他最好的怀念。
一生期盼两岸和平
星云大师生前一直致力推动两岸交流。他曾接受传媒采访时说:“我一以贯之的心愿就是两岸和平。我想对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两岸关系,星云曾言,自己反对“台独”,正因生逢乱世,对生灵涂炭的痛苦心有戚戚焉,所以他主张两岸和平,因为战争后果不堪设想。
星云指出,他一生爱中国、爱台湾、爱中华文化,希望台湾本土派的人士,不要过于歧视外省人;他表示,“难道大家的祖宗先辈不是渡海来台的中国人吗?‘两岸一家亲’,难道能否认这种同根同源的事实吗?”
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今忆及十多年前与星云素斋谈禅的过往,当时星云提到两岸只要有“爱”即能和平,这句话让他始终铭记在心。
在两岸和平上,他谨记星云“慈悲与爱没有敌人、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互换立场,大家互相尊重、包容、谅解,向前看、不看过去,一同从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为中华的未来努力”的勉励,更铭记星云所述:两岸同根同源,要“和解”是全华人的希望,两岸只要一个“爱”字,即能和平。
2014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团访陆,星云也在访问团队中。星云曾在大陆表示,“中国梦”带给中国更伟大、富强的发展,令人激赏。
Sat, 11 Feb 2023 07:51:24 GMT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