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缺乏怜悯的地方,我们要聆听病人的呐喊声
(梵蒂冈新闻网)在世界病人日即将于2月11日举行之际,教宗方济各于9日在梵蒂冈接见了罗马教区医疗牧灵服务处医学领域成员。在场的有罗马13家大型医院的主任、若干医生和志工,以及以多项举措支持该教区机构的拉齐奥大区体育协会代表团。教宗赞许他们“懂得把痛苦的经验化为对他人痛苦的关切”,并强调了三种态度,即:关怀受苦者、协助那些痛苦得不到聆听的人发出声音,以及让爱德发酵。
教宗首先勉励他们“关怀受苦者,予以倾听、关爱和接纳”。为了做到这点,“必须学会在弟兄姊妹的痛苦中看见‘给予优先的图标’,停下脚步”。“我们越是与受苦者相遇,这份敏锐度就会越高。如此携手前行,有助于我们大家领悟到人生最真实的意义,即:爱。”
第二种态度是要协助那些痛苦得不到聆听的人发出声音。教宗对此表示,这样的病人“孤苦伶仃,缺乏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援”,因此更容易“心生绝望、丢失信仰”。慢性病患者正是如此。
为此,教宗向当今往往缺少人情味和怜悯心的城市提出一项挑战。他说:“我们要接纳受苦者的呐喊声,促使这声音被人听见。我们不要把这声音关在房间里,更不要让它只是成为一个‘消息’:我们要在内心为此腾出空间,以我们个人且具体的参与将这声音放大。”
第三个态度是“让爱德发酵”,也就是要“编织一张网”,推广“一种无偿付出、互利互惠的风格”。教宗表示,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所需要,人人都能付出和领受某些东西,即使只是一个微笑”。
这便是藉著“紧握的手、一起劳作的臂膀、在祈祷和怜悯中彼此相连的心”,把我们周遭的“网”编织得越来越好,使之成为一张即使“在惊涛骇浪中”也扯不破的网、一张能救人上岸的网。编织这样的网,意味著“作为同一个身体的肢体共同行动”。“一个人的苦难成为大家的苦难,每一个人的贡献都被所有人当成祝福来接纳”。
教宗最后说:“亲爱的朋友,你们深知,守在受苦者身旁并不容易。为此,我对你们说:不要气馁!”
链接网址: www.vaticannews.cn
Fri, 10 Feb 2023 14:22:10 GMT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