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国情咨文强势指“要团结一致跟中国竞争” 学者:美对中政策只能强硬不能软

拜登国情咨文强势指“要团结一致跟中国竞争” 学者:美对中政策只能强硬不能软

美中关系近期因侦察气球事件愈发紧张,连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访华行程也被“杀停”,虽然拜登政府说会“适时再安排”,拜登也说事件无影响两国关系。不过在拜登发表他任内第2次国情咨文演说时,就激昂地说“如果中国威胁到我们的主权,我们将采取行动保护我们的国家,而我们也做到了”。他也重申“我们寻求竞争,不是冲突”。外界看今次拜登对中国态度似乎比以往强硬,学者分析,民主共和两党也认为要团结一致抗中,拜登对中政策只能强硬而不能软。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在当地时间周二(7日)晚上,在新一届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演说,当中特别提到美中关系。拜登说,在他上任前,人们经常说中国实力正在增强,美国正在没落。就此,他反驳“东升西降”这个说法,他说他上任后,致力投资于美国的创新科技,令美国强大起来,美国的未来就是工业,但中国政府只懂支配一切。他并说,只要对美国和世界有利,就愿意跟中国合作,并说“我要向习近平清楚表明,我们寻求竞争,不是冲突!”

拜登:要团结一致跟中国竞争 若中国威胁主权会采取行动

与此同时,他也清晰表明“我们要团结一致跟中国竞争,我们在全球均面临严峻挑战。”拜登说,过去两年,民主国家已变得更强大,独裁政权变得更弱。虽然拜登没有明确提到中国的侦察气球事件,但他严正警告中国若侵犯美国主权,他会采取行动保卫国家。

拜登说:我们致力与中国合作,只要是可以促进美国的利益并造福世界。但不要误会,正如我们上周明确表示的那样,如果中国威胁到我们的主权,我们将采取行动保护我们的国家,而我们也做到了。

拜登演说时也一度脱稿,说“对我说出一个会想与习近平交换位子的世界领袖,对我说出一个!”,似乎暗指中国此刻在全球的处境不利,没有人会想待在习近平的位子,强调了中方不受欢迎的立场。最后拜登更强势地说“绝不要赌美国会输”。

在2021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拜登进行视像会谈时,习近平以“老朋友”称呼拜登,令外界一度关注这个“老朋友”的意味。白宫当时则急解话指“拜登已经很明确提到,他与习近平的关系很长久,但拜登不认为习主席是个老朋友”。

学者:目前拜登对中政策 只能强硬而不能软

但在这次的国情咨文,是否显得拜登对中国态度比以往更为强势?台北海洋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吴建忠周三(8日)对本台指,目前美国民主和共和两党针对中国,不管是锐实力的入侵或者是经贸的冲突,甚至是地缘政治上的威胁,也认为要团结一致地跟中国竞争。接下来便是美国总统大选,拜登对中政策只能强硬而不能软。加上国内如通货膨胀等问题升温的情况下,在国际上特别是对中政策更不能软弱。

吴建忠说:拜登也是希望跟盟友结合,来确保它的科技不会被人利用来对付美国。这句话隐藏的对象其实也是因为中国的原因,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对拜登来说,他现在的部分对中的政策来讲只能强硬不能软。

虽然拜登也提到“寻求竞争而不是冲突”,吴建忠指出,从逻辑上来说,也没有人会想冲突。

学者:美对中的战略定位已制度化 “寻求竞争而不是冲突”没有改变

不过另一位学者则认为,美国对中态度没有太大改变。国立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助理教授黄兆年同日接受本台访问,认为大概在2017年,在现阶段的地缘政治结构下,美国已开始转趋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还是一如以往的表明“寻求竞争而不是冲突”,这一点是没有改变。从印太战略、每年的国防授权法及创新竞争法等,已可见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定位已经制度化,即使发生侦察气球事件,亦不见得短期内会轻易改变对中态度。

黄兆年说:其实就是一个全方位的竞争,我们其实可以看到说他在安全、经济、意识形态、制度、价值上,就是美中之间在争霸。当然这个竞争,虽然我想是非常的全方位,可是目前美国并没有意愿,中国应该也没有意愿把他上升到冲突的程度。

早在2022年拜登与习近平通话时,拜登已表明“不寻求同中国打新冷战”,“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习近平对此也表示十分重视。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Wed, 08 Feb 2023 12:05:16 GMT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