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苑|亚裔美国人努力把“年”留住

参考文苑|亚裔美国人努力把“年”留住

参考消息网2月3日报道 文/哈米特·考尔

在拥有大量东亚裔和东南亚裔人口的美国城市,春节伴随着新年花市、花车游行、家庭宴会和烟花表演。一些公立学校也在校历中添加了春节。在其他地方,人们对春节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商业化:消费者可以在乐高和丝芙兰商店购买春节礼品套装,从塔吉特百货买到纸灯笼和花饰。

这与朱迪·梁早年在美国的经历截然不同。梁女士是流行美食博客和烹饪书《生活炒锅》幕后策划人之一,她十几岁从中国移民到美国时发现,中国移民过春节并不隆重。那时,很多人担心失去工作,不敢请假过节,只能用美食来庆祝这个节日。年夜饭很丰盛,主菜有鸡肉、鱼肉和猪肉,甜点是汤圆和发糕。春节期间家人团聚在一起分享中式点心。

如今,梁女士有更多时间烹制精致的春节大餐。她和丈夫比尔以及女儿莎拉和凯特琳在家庭博客上分享节日菜谱和传统美食,还帮助其他人制订春节菜单。正如他们在博客上写的,许多传统菜肴都具有象征意义:一整只鸡代表繁荣,春卷代表财富,面条代表长寿。

梁女士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传承古老的传统不仅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根,还如同一条舒适的毯子温暖着我,给我强烈的归属感。我越来越希望年轻一代能有同样的情怀,延续这种怀旧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梁女士的小女儿凯特琳已将春节列为头等大事。在今年的春节前,她计划大扫除,装饰公寓,买红色的衣服穿。为了不让自己的财运流失,她一定要在春节前剪头发。

除了惯常传统,凯特琳正在寻找其他与自己的文化相连的方式。最近在一家杂货店里,她发现了葫芦——用红绳系着的干葫芦,寓意好运。她的祖父之前给了她母亲一些葫芦,让她放在食品储藏室里,但凯特琳想到自己和姐姐没有,也置办了一些。凯特琳说:“这是一个节日,它是令人愉快的。同时,这也是你的身份。”

几十年来,位于曼哈顿的珠江百货一直致力于向纽约人介绍中国文化。但当乔安妮·邝在2016年从她的公婆手中接管这家亚洲商品展销店时,任务发生了变化。

邝女士是来自菲律宾的华裔移民的女儿,从小在纽约和首尔长大。她表示如今珠江百货任务调整为保护传统文化,其中就包括帮助人们庆祝春节。

她说:“我们中的许多人不再和祖父母住在一起了。随着每一代人长大,传统和民俗以及节日仪式感都变得越来越淡。”

对邝女士来说,春节意味着团聚,她在这里创造了让人们聚在一起过节的机会。春节期间,珠江百货计划在纽约举办三场舞狮表演,同时在重要位置举办华裔艺术家沃伦·金的展览。

对于不能来现场的人,店里还售卖春节礼盒,让年轻一代更方便庆祝春节。一种礼盒是兔子饰品、红包和幸运符,另一种礼盒是很难找到的糖果,这些糖果由一个圆形托盘装着,用来招待春节客人。在珠江百货的博客上,邝女士还分享了家庭食谱,例如她婆婆每年春节都会制作的素什锦。

她还说:“在纽约这样的城市和美国这样的国家,加入半个世界都在庆祝的节日是团结和睦邻友好的表现。”

现在在西方,春节可能是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的节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南裔的冯黎莉担心她所珍视的春节传统正在消逝。

冯黎莉说,随着亚裔美国人融入西方文化,并为繁忙的生活所累,春节庆祝活动往往只是享用一顿大餐。不过,尽管下一代人的春节传统看起来可能与她在越南长大时不同,但仍会以新的方式传承下去。(邬眉译自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1月19日文章,原题为《亚裔美国人如何保持春节传统》)

Fri, 03 Feb 2023 13:51:23 GMT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