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禁止四国人买房?其实还不止德州;汉密尔顿 34 岁完成一个小目标;大目标引发血战光明顶;1790 年大妥协;

最近德州共和党参议员 Lois Kolkhorst 递交的一份提案引起了很大争议。这一提案要求德克萨斯立法机构禁止来自中国、伊朗、朝鲜和俄罗斯的公民或者实体机构在德克萨斯购买土地。这可能包括农业用地和住宅用地。
Kolkhorst 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过去几年,越来越多的德州人对主要是中国人的土地收购的增加感到震惊。”这一说法可能是有依据的。但是我查了一下美国农业部在 2020 年的土地报告,实际上来自中国的买家购买的德州土地并不算太多。德州目前卖给外国人的农地面积只有德州土地面积的 3%,而且其中三分之一是加拿大人购买的,三分之一是荷兰英国等友好国家购买的。中国买家在德州购买的土地面积没有查到。但另一份数据说来自中国的买家在美国拥有的土地大概只有所有外国买家的 1% 水平。在德州也应该不是很高。住宅方面,在2021 年到 2022 年的一年时间中,中国买家购买的美国住宅房地产只有全部外国买家购买量的 6%。
所以 kolkhorst 先生可能有一些过于紧张了,他说“有了这项法律,可以提供一些基本保障,以确保德州人能继续控制德州的土地。”这显然是夸大其词,因为绝大部分外国买家来自加拿大,Kolkhorst 先生的提案里并不禁止加拿大人购买德州土地。寒冷地带的加拿大人很多人将退休之后移居温暖的德州和亚利桑那州作为一种养老计划。所以说希望德州人控制德州土地,这是一种带有误导性的政治宣传。
这一政策的提出可能有如下两个个原因。
第一,德州房价上涨过快。德州由于气候温暖,房价适中,大量外来移民进入德州。据估计每天依据德州的人口超过 1100 人。其中很多是来自高房价的加州原居民。加上前段时间低利率和低库存,导致德州房价连续十多年涨幅都高于美国平均的房价涨幅。
第二,宣传一种对外的仇视,以转移本地人注意力。对于中国人购买一些靠近美国军事基地的地产,很多美国人表示担心。这是可以理解的。
事实上很多南方保守州都表现出这种自我保护的倾向。实话实说,这是一种弱者才有的姿态。但无论如何,他们确实是全球化的某种程度的受害者,有一些弱者心态也是可以理解的。2021 年德州就通过了 “基础设施保护法”,禁止该州任何关键的基础设施(主要是通讯设施和能源设施)和外国公司签约。82% 的德州人同意 “应该禁止中国政府或者中国公民在德州购买土地”。只有 10% 的反对这一做法。当然,民意最大。再说一次,这种弱者心态,无法得到肯定(因为美国并不虚弱),但可以理解,因为,如果换位的话,其他人不一定比美国人做得更好。
很多南方保守州都做了类似的尝试,比如佛罗里达宣布禁止政府从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七个敌对国家采购技术产品和一些服务。并且禁止州的一些基金投资不能投资到中国。
另外包括南、北达科他州也都展开了类似的立法活动。
不过有一点我比较赞同 Kolkhorst 参议员,他使用了对等原则。他说:“我们来对比一下,作为一个美国人,去尝试购买中国军事基地附近的土地,看看你办得到吗?它永远不会发生。” 我他说的没有错。那么,对不起,既然中国不允许美国人购买,那么美国也不允许中国人购买,这是一种公平的做法。
话虽如此,但这依然体现了美中两个大国相互之间的对抗心理。对于西方国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最新的民调也显示,美国排在绝大多数西方国家之后。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人认为美国人在欺负中国人,美国人认为中国人在欺负美国人。这是一个很好的绕口令,但这也是人类一种可悲的相互间的不信任。
但这种不信任可能会延续到在美国的华裔身上。尤其是拿着绿卡并没有归化为美国公民的中国人。他们实际上也在为美国工作和纳税,如果禁止他们购买美国土地,恐怕并不公平。这一点立法者们是需要考虑的,也是华裔需要表达自己诉求的地方,这一点不难理解,帮助那些拿绿卡的中国人,就是帮助华裔美国人自己。

……………………………………………………

我们接着来讲国父汉密尔顿的故事。

我们前面讲了汉密尔顿的成长,成为华盛顿将军的副官,促进了宪法的通过。美国的联邦政府就算是正式成立了。美国作为一个人类近代史第一个大型的联邦国家,这就算是正式成立了。华盛顿将军被一致推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这里顺便插一句,很多人以为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有竞争对手,不需要竞选就当总统的人。但其实不是的。1820 年美国第五任总统门罗的连任,也出现了没有竞选对手的情况,这是非常有趣的。独孤求败,美国竟然没有人来和朕竞选总统。当然,这是玩笑话,当时的情况是出现了巨大的政治动荡,我们以后再讲。

虽然美国正式开张了,但请相信我,美国的开国大典没有鲜花,没有阅兵,更没有劳动人民载歌载舞欢庆新政权的成立。一点都没有,美国像一只跌破发行价的股票,一开盘就让大家愁眉苦脸。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联邦政府,为了独立战争,欠了一屁股的债。欠了多少钱呢?美国所谓的联邦政府(也就是当时的大陆议会)欠了 5400 万美元,另外各州政府还欠了总数高达 2500 万美元的债务。总计债务接近 8000 万美元。这个数字搁在现在来说也只能算一个“小目标”,但在当时的美国根本是一笔不可能偿还的巨型债务。这相当于今天大概 9000亿美元的债务,相当于当时美国国内生产总值 30% 的规模。我们今天的经济是正常运转的,而当时的美国满目疮痍,还得再借钱来进行建设。美国政府当时的收入是多少呢?440 万美元,主要来自关税和消费税。这些钱刚刚够联邦政府自己的运作,即无法用来还债,也无法用来投资。

这就是当时我们的国父们面临的困境。我不觉得他们的处境比今天的阿富汗或者叙利亚更优越。而华盛顿能够依赖的,解决美国债务问题的人选,只有汉密尔顿了。于是 1789 年 9 月,34 岁的汉密尔顿成为了美国政府第一任财政部长。他有整整 110 天时间来向国会递交方案,解决美国的这个债务问题。

我相信直到今天,绝大多数现代人听到债务这个词,都会皱眉头。无债一身轻,谁愿意欠这么多债呢?大家一定会认为作为财政部长的汉密尔顿也会这样想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太小看这位年轻人了。汉密尔顿从 14 岁开始就在贸易行工作,后来又系统地学习了经济学。他比当时的所有人都更明白金融对于一个国家整体性所起到的作用。就像今天的我们认为全球化贸易将会把各个国家捆得更紧一样。汉密尔顿在所有人都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明白这一巨大的债务,其实恰恰就是把这 13 个州捆在一起的金融工具。不仅如此,如果再有一个中央银行,13 个州的银行都来中央银行借贷,那么从经济的角度来说,美国就是一个整体了。这就是一个联邦党人汉密尔顿的想法。汉密尔顿看到的高度,当时其他的国父都还没有意识到。他不仅仅经济思想超前于自己的时代,甚至超前于我们今天的大多数人,而且他的政治头脑,实在难以让人相信他才年仅 34 岁。所以,汉密尔顿不但没有担心债务问题,甚至他鼓励大家把债务看做是美国的一个财富。他要求联邦承担全部的 8000 万美元的债务。

这在国会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国会为此事从 1790 年 1 月一直吵到 1790 年 7 月,吵了半年多。因为有些州基本上没有什么债务,比如弗吉尼亚已经还完了自己的债务,但马萨诸塞则深陷债务泥潭。总的来说,南方州比较富裕,基本上都还完了债,而北方州则大多负债累累。汉密尔顿的这种削南方补北方的做法,其实还有一层考虑就是汉密尔顿希望未来的美国是一个以工商业为主的国家。很自然地,这种有点类似均平富的做法,让南方州极其不满。弗吉尼亚州强烈反对联邦来承担所有债务,其中反对得最厉害的,就是当年和汉密尔顿一起写联邦党人文集的麦迪逊。他就是代表弗吉尼亚的议员。由于麦迪逊的阻挠,汉密尔顿这一计划无法通过国会批准。

这个时候,我们的老朋友杰佛逊又出场了。我们知道杰佛逊和麦迪逊是老友,而杰佛逊被任命为美国第一任国务卿。他打算出面调和麦迪逊和汉密尔顿之间的矛盾。

因为这个时候,弗吉尼亚州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们希望把美国的首都拉到自己的州来,因为这样对本州的经济更好一些。从独立战争之后, 1785 年开始,美国的首都就一直在纽约。杰佛逊将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和议员麦迪逊拉到一起吃了一顿晚宴。席间杰佛逊提出一个政治交换。即让麦迪逊放弃反对汉密尔顿的联邦接管各州债务的提案,Assumption Act,而汉密尔顿则反过来支持将美国首都从纽约转移到弗吉尼亚。两个人在杰佛逊的劝说下,最终都同意了这个方案,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1790 年妥协”。这次妥协“一般被视作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交易之一,仅仅排在被广为人知的密苏里妥协和 1850 妥协之后。”

紧接着议会就通过了汉密尔顿的 Assumption Act,而美国的首都,也从纽约这种北方金融大城市,转移到弗吉尼亚和马里兰州交接处。1791 年美国人在波多马克河边建立一座崭新的城市。华盛顿总统当时将之命名为“联邦市”,但后来议会还是决定将之命名为华盛顿。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华盛顿 DC 的来由。

好了,那么 8000 万的债务全部到了联邦的身上。这个时候一些人才回过味儿来。这样一来,虽然联邦替一些州还了债务,但联邦的权力变得越来越大了。这正是汉密尔顿所希望达到的。至于偿还这些债务,汉密尔顿有两个原则,第一:恢复信用;第二,不急着还债。

大家可以想一想,什么是债务?债务的本质,其实是对未来财富的期许。简单地说,当债主发现你可以偿还利息的时候,他会倾向于不那么快地收回本金,而是持续地收取利息,对不对?因为他即使收回本金,也还得再找其他投资渠道。那么如果你可以稳定地支付利息,借贷方为什么要急着收回本金呢?

但是首先有一个前提,债务方的信用一定要好。否则就没人再借给你钱了。因此汉密尔顿要求,政府拿自己的海关关税为抵押,100% 偿还之前发行的债券。这也在当时引起了麦迪逊的反对。为什么呢?

原因是这样的。因为美国政府的信用几乎破产,早年发行的这些债券,都已经快成垃圾了。所以很多人以很便宜的价格出售,而一些投机商就乘机收购,而且其中还有很多是外国投机商。如果美国政府 100% 偿还债券,这些投机商就发大财了。请注意,这时候的美国人,大多数都还是很虔诚的清教徒,这样的做法是有悖于他们的宗教信念的。但是汉密尔顿强烈要求必须这样做,否则无法建立美国作为一个国家的信用。没有信用,其他一切就都谈不上了。最终,议会投票中,汉密尔顿一方获得了胜利。

其实汉密尔顿从一开始就明白,美国面临的巨额债务,解决了信用问题之后,其实就只需要解决利息的部分的偿还问题了。因为有了信用,就可以再融资,将借来的资金投入建设,生产导致的正向资金流就建立起来了。而一样地,美国依然只需要偿还利息。

汉密尔顿拥有的金融知识,是当时的美国农民们很难理解和接受的。汉密尔顿告诉他们,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有四样:第一提高美国政府的信用;第二健全海关的管理,第三完善税收制度,第四建立中央银行。

这一套操作令美国的议员们眼花缭乱。但前三项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尤其是当市场发现美国政府居然 100% 兑现之前的债券之后,美国债券的价格在市场上暴涨了三倍。这为美国政府额外筹到了 3000 万美元的款项。那么这些钱拿来做什么呢?

改善基础建设啊!然后继续还债啊!老实巴交的美国农民们大多这样想。但汉密尔顿则轻蔑地告诉他们,这些钱,应该是我们开设银行的本金。我们必须有一个中央银行,才能创造活跃的信贷,才能鼓励私人通过借贷来发展自己的生意。美国如果不想沦为欧洲的粮仓,那么鼓励工商业就是必须的。而工商业在当时是资本集中的行业,必须有充分的信贷才行。

1790 年 12 月,汉密尔顿递交了关于建立国家银行的提案。

如果说之前汉密尔顿和麦迪逊杰佛逊的交锋算是华山论剑,双方还能保持相互尊重的话,那么到了最后一项,也就是汉密尔顿最心心念念的国家中央银行的设立时,双方就发展到决战光明顶了。双方大大出手的结果,是汉密尔顿成为了美国仅次于华盛顿总统的最有权势的人,而杰佛逊麦迪逊以及我们之前提到的,后来彻底改变汉密尔顿生命的阿伦伯尔,则建立了统一的反对汉密尔顿的阵线。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美国出现了几乎是你死我活的政党政治。汉密尔顿所代表的一方和杰佛逊所代表的一方,对于美国这个新生国家的前景,完全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我们通过深入了解汉密尔顿和杰佛逊两位国父的思想,就会惊讶地发现,200 多年后,可以说美国人依然一定程度地纠结于汉密尔顿道路和杰佛逊道路的选择之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一讲我们就来详细地介绍,在杰佛逊眼里和在汉密尔顿他眼里完全不同的两个美国。

4 个赞

艾瑞大哥,我把六度今夜不政经转给您吧,符合您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