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我发现我和杜先生属于明确分歧之后的讨论,咱俩属于根本没有交锋点的各自陈述。
比如关于科举,我引述了曾经看到的关于科举制设计初衷的一种说法,即出于巩固皇权的政治考量;而你重点论述了科举制对于思想的控制及其弊端。当然我知道你这是在借着此话题表达观点,你的观点我也很认同。
再比如我把中国的政治体制解读为传统和外来的混合物,而你重点强调专制制度对个人的捆绑以及统治者捆绑我们的意图,虽然你的想法有用今人的眼光评判古人之嫌,但我也是同意的,我也不认为我们存在分歧点,因为二者并不冲突,我的解读不涉及“意图”以及“执政者or人民视角”的问题。
如果非要找一个分歧点的话,可能是我不同意你将科举和高考做类比,而与公务员考试做类比可能更贴切(虽然也不贴切),因为在古代大部分老百姓是不读书也不参加科举的,不宜过分夸大科举对思想的控制作用,相反我更赞同科举在设计之初是为了巩固皇权(制衡士族、加强对地方控制)这一目的,而思想控制作为副产品在后世得到重视并不断加强;而今天的高考是各行各业的准入门槛,不光局限在官场,既有选拔人才的目的,也建立了社会秩序,同时在客观上实现了思想的控制。科举和高考不可同日而语,当然你也可以说,实现了对读书人的思想控制就实现了对全社会的控制,对此我依然是赞同的。这样看来,还有分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