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8 日 16:16
4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纳打算在11月前与官方债权人达成债务返工谅解备忘录
路透社
23-05-18 15:59
加纳已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获得30亿美元,为期三年的救助贷款,官员声称这将有助于非洲国家摆脱“一代人中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加纳财政部长Ken Ofori-Atta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团团长Stephane Roudet表示,该基金将用于“管理我们的支出和增加我们的收入”。预计在11月货币基金组织第一次方案审查之前,将与官方债权人达成协议。这可能会触发6亿美元的支出。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8 日 16:16
42
为什么美元再次如此强势?
加拿大环球邮报
23-05-18 15:17
分析师对美元近期反弹2%表示惊讶,因为市场普遍预计美元将继续下跌。普遍的共识是,通胀降温和潜在的利率放缓将导致美元走低。分析师将这一增长归结为围绕对美国债务上限谈判的担忧、美国银行的脆弱性以及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而增加的避险需求。交易员目前预计,由于经济下滑,美联储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大幅降息,分析师RBC Capital Markets亚洲外汇策略主管Alvin Tan对此表示怀疑,称“美国利率有可能走高”。对冲基金和其他投机者对美元的净空头押注达145.6亿美元,是自2021年年中以来的最大头寸,BCA Research外汇策略师Chester Ntonifor表示,这是潜在的反弹。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8 日 16:16
43
美联储洛根:数据尚未显示6月暂停是合适的
路透社
23-05-18 13:01
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洛里·洛根(Lorie Logan)表示,高通胀没有降温的迹象,而且监管机构似乎也不会在6月份的加息中休息。洛根补充说,她认为加息对于将通胀降至2%的水平是必要的,但她也明白过快加息的危险。她还警告银行在压力时期为任何潜在的流动性问题做好准备。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8 日 20:16
44
利润率反弹为美国零售企业带来经济不确定性的一线希望
路透社
23-05-18 17:34
百事可乐(PepsiCo)、卡夫亨氏(Kraft Heinz)和塔吉特(Target)等面向消费者的公司最近的收益报告中显示,毛利率强于预期,可归因于投入成本和库存的降低,以及价格的延长上涨。强劲的劳动力市场和消费者支出支撑了这一趋势。根据Refinitiv的数据,虽然投资者看到高通胀和利率导致利润率下降,但标准普尔500指数非必需消费品成分股的季度利润率预计将在今年每个季度同比增长。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8 日 20:16
45
为什么投资者会为黄金而嘎嘎作响
金融时报
23-05-18 17:19
黄金正在成为专业人士和散户投资者的首选投资选择,因为他们正在考虑在美国违约时该怎么做。加拿大皇家银行(RBC Capital)的分析师表示,“黄金似乎是为数不多的可能候选者之一,可以承担违约焦虑带来的市场流动负担。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各国央行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黄金购买量创下历史新高,而LBMA认证的贵金属精炼商报告称,大型金条的购买量远高于往常。建议的其他投资包括日元、瑞士法郎和高质量的国际股票。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8 日 20:16
46
美国房地产投资者山姆·泽尔去世,享年81岁
金融时报
23-05-18 17:19
山姆·泽尔(Sam Zell)以其机会主义的房地产投资方法和媒体行业的可疑决策而闻名,于2021年7月27日去世。他在学习法律的同时进入了房地产世界,并成为美国最大的逆向投资者之一,挖出不良房产并进行翻新。他还是一位主要的慈善家,支持包括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和Invest for Kids在内的组织,该组织为贫困儿童服务的非营利组织提供帮助。他涉足媒体领域后,出版了《芝加哥论坛报》等杂志,并在美国出版了广播电视网络。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8 日 20:16
47
在美国债务上限僵局引发全球担忧之际,这是中国大放异彩的机会吗?
南华早报
23-05-18 17:00
分析人士表示,美国的债务上限谈判可能会改善中国作为外国投资者目的地的形象。虽然近年来成本和严格的 Covid-19 控制导致中国的光泽下滑,但该国可以从旨在防止全球信贷危机的美国预算谈判中获益。根据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驻香港的张志伟的评论,如果美国国会未能在6月1日之前达成协议,提高目前的31.4万亿美元债务上限,违约的可能性将导致“大幅波动”并打击全球金融市场。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8 日 20:16
48
人工智能是新的ESG领域
金融时报
23-05-18 16:20
摩根士丹利表示,正在进行的人工智能辩论就像讨论ESG资产的早期阶段。在 ESG 中,投资者将其投资组合分为 ESG 积极和 ESG 消极叙述,然后以新范式重新评估其持股的终端增长。新兴的人工智能投资可能会经历同样的分叉过程,围绕盈利预期、利润率假设和终端增长存在问题。与电动汽车的兴起相比,最初是有利的,但人工智能的颠覆范围更广。摩根士丹利的客户希望简化预测过程,以就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进行对话。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9 日 00:17
49
美国债务违约会引发全球混乱吗?
BBC
23-05-18 22:57
投资银行Panmure Gordon首席经济学家Simon French表示,如果美国未能达成提高债务上限的协议,金融市场将经历全球“黑天鹅”事件,这将使2008年的危机看起来微不足道,并导致经济衰退,影响整个英国。这也将导致美元价值急剧下跌,这将使食品和燃料更加昂贵,提高数百万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并使英国抵押贷款更加昂贵并增加失业率。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9 日 00:17
50
10只美国股票在热门行业基本面具有吸引力
加拿大环球邮报
23-05-18 21:02
Trading Central分析了科技、通信和非必需消费品行业在美国上市的顶级股票,这些股票的五年每股收益增长至少为10%,债务权益比率为1或更低。结果,它只筛选了10只股票。半导体公司ADI公司(Analog Devices)在Trading Central的股票评级方法中以7.32的评级位居榜首。美国住宅建筑商PulteGroup的五年平均每股收益增长率最高,为50.2%,年初至今和一年业绩分别为52.6%和66.9%,令人印象深刻。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9 日 04:18
51
日经指数升至日本1990年“泡沫”时代的高点
路透社
23-05-19 03:32
日本日经平均股价触及1990年8月以来的最高点,即该国“泡沫”时代,原因是强劲的收益和对美国债务上限协议的乐观情绪。该指数在周三突破30,000心理关口后达到30,924.57,而更广泛的东证指数则延续了涨势。这一反弹受到多种因素的推动,包括日元走软,因为人们相信日本央行将维持刺激性支出,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增加投资促进了外国购买,以及疫情后消费繁荣。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9 日 04:18
52
如果众议院的债务上限计划成为法律,这里是赢家和输家
Heritage
23-05-19 03:25
“限制,保存,增长法案”在众议院以217-215的微弱多数通过。该立法将在10年内将预算赤字减少约4.8万亿美元,并包括“REINS法案”,如果拟议的法规将显着增加个人或企业的成本,该法案将使监管机构的规则制定受到更严格的国会审查和批准程序。赤字削减与目前31.4万亿美元法定债务限额的1.5万亿美元增加相结合,以避免财政部支票中断。虽然参议院不太可能以目前的形式通过该法案,但众议院的通过有助于将乔·拜登总统推到谈判桌前,并有意义地解决国家的财政困境。如果获得通过,该立法的最大赢家是避免未来税收负担的纳税人,消费者可以预期通货膨胀率会下降,从而降低商品和服务的成本。美国国税局将是一个输家,纳税人将收回700亿美元的未用奖金。子孙后代将受益于联邦债务负担的减轻,联邦官僚机构将受到限制。未征税的公司将损失最大,因为该法案缩减了上届国会颁布的新能源税收减免,将大多数先前存在的绿色税收抵免恢复到2022年之前,并平衡了公司税的竞争环境。小企业将受益于更稳定的氛围,而尚未支付账单的医生、律师和高级学位持有者将是最大的输家,并提议改变借款人的收入计算方法。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9 日 04:18
53
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盗窃,中央计划之路,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Heritage
23-05-19 03:22
某些团体为公司董事设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目标引起了人们的重要关注,罗伯特·H·西特科夫(Robert H. Sitkoff)在哈佛法学院公司治理论坛的一篇专栏文章中说。Sitkoff说,公司治理“非常模糊”,这些目标背后没有适当的民主程序。虽然ESG举措似乎吸引了某些投资者,他们要求公司进行更多的绿色披露,但这些举措的成本意味着资本提供者可能永远不会将新业务上市,因为他们可能无法勾选ESG框。这反过来又限制了普通投资者的投资选择,而专业人士和高净值投资者继续私下投资。
ESG有可能通过激励排他性和经济效率低下的行为来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此外,如果以ESG为重点的资本离开不受欢迎的公司,套利者可以释放它们的价值。 因此,可能的结果是整体环境结果恶化,资本转移到没有ESG负担的国家。此外,ESG贬低了公司内部产权的价值,因为ESG提出了对其索赔人和股东负有责任的问题。财产被定义为一系列权利,从排除权、处置权、从中获得收入权,这意味着当公司资产在没有股东明确批准的情况下被转移到不增加公司价值的目的时,股东的投资回报在未经他们同意的情况下被稀释,导致盗窃。
Sitkoff的论点是,反对ESG的利益相关者在参与决策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利益,会损害股东对ESG举措的投资回报。根据Sitkoff的说法,股东有权保留其投资回报的全部回报,因为ESG可能会损害陷入困境的公司并改变普通投资者的财务选择,同时为已经投资的人提供私人利益。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9 日 04:18
54
印度股市因美国债务上限协议的希望而开盘走高
路透社
23-05-19 02:43
分析师表示,印度股市预计将在周五开盘走高,受到美国将很快达成债务上限协议的乐观情绪的提振。与此同时,外国投资者继续购买国内股票。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印度NSE股票期货上涨0.17%,至18,209点。到目前为止,基准Nifty 50本周下跌了1%,分析师认为,该基准在前一交易日收于18,129.95点,将在18,050点获得支撑,阻力位在18,350水平。投资者还将等待JSW Steel,印度电网公司和食品配送公司Zomato等公司的季度业绩。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9 日 04:18
55
日本日经指数升至1990年“泡沫”时代的高点
路透社
23-05-19 02:29
日本日经平均股价已达到1990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原因是强劲的收益、对美国债务上限协议的乐观情绪以及包括沃伦·巴菲特在内的外国投资。基准指数达到30,924.57,而东证指数达到2,171.37。这种反弹还受到日本央行将更长时间地维持刺激措施以及后疫情后经济消费复苏的看法的推动。然而,投资者对日经指数过热的可能性仍持谨慎态度,一些股票,如芯片相关股票,在反弹期间遭受损失。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9 日 08:19
56
中国经济再次增长。那么,投资者为什么要退出呢?
CNN
23-05-19 07:34
自4月18日中国公布第一季度经济产出数据以来,全球中国企业已损失约5400亿美元。分析师表示,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中国经济前景不明朗以及北京打压咨询公司的综合压力下,投资者已经削减了对中国的敞口。中国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自4月18日以来下跌了近5%。香港恒生指数也下跌5%,而同期上证综指和深证成份指数分别下跌3%和6.5%。与此同时,作为投资者情绪晴雨表的人民币在4月份下跌了2%以上。人们的担忧集中在该国的“基本可投资性”上,总部位于香港的开元资本首席执行官布洛克·西尔弗斯(Brock Silvers)表示。这指的是中国的政策风险和地缘政治担忧,包括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北京对外国咨询公司的打压。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9 日 08:19
57
日经指数助力日本1990年“泡沫”时代巅峰
路透社
23-05-19 06:30
日本日经基准指数在1990年8月升至该国“泡沫”时代以来的最高水平。该指数因盈利上升而上涨,经济显示出复苏迹象,对美国债务上限协议持乐观态度,以及日本央行为其刺激措施提供更长时间表的前景支撑日元走软。日本股市经历了整体出色的财报季,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投资,包括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东京证券交易所还推动了更好的公司治理。尽管乐观,但分析师表示,存在一些警告信号,包括担心市场可能过热。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9 日 08:19
58
日本股市延续涨势,日经225指数徘徊在1990年高点
日本时报
23-05-19 06:28
日本股市一直在攀升,日经平均指数为225股,创下1990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因为美国避免违约的可能性和公司治理改革提振了投资者的兴趣。日经指数和东证指数都将连续第六周上涨。高盛(Goldman Sachs)、麦格理(Macquarie)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策略师对牛市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尽管东证指数仍比1989年的峰值低近25%。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9 日 08:19
59
科技观察:尽管销售乐观,但经济放缓担忧仍困扰中国科技
彭博社
23-05-19 06:01
尽管中国科技股最近取得了强劲的盈利业绩,但中国科技股仍在继续挣扎。中国市值最高的公司腾讯公布了一年多来最快的收入增长,而中国的互联网搜索领导者百度周二宣布了好于预期的销售业绩。然而,腾讯股价下跌超过2.5%,百度股价下跌2%以上,反映了影响中国股市的更广泛萎靡不振。投资者仍然担心经济复苏放缓,没有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与美国的贸易争端持续不断。
brief
(簡報編譯)
2023 年5 月 19 日 08:19
60
本周在中国:对于不耐烦的市场来说,没有什么是足够的好事
彭博社
23-05-19 05:59
彭博社警告说,中国经济正在陷入 “信心陷阱”,在与西方三年的激烈紧张关系、习近平总统的惩罚性监管运动以及严格的新冠控制政策导致创纪录数量的年轻人失业并破坏商业之后,焦虑情绪加剧。中国已经陷入了消费者、企业和投资者的信心陷阱,导致人们越来越呼吁采取更有力的刺激措施。然而,投资者对负面消息的容忍度很低,只有有意义的政策回应才能让公司和消费者长期寻求明确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