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ef
(簡報編譯)
101
G7希望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关系,呼吁人权记录
半岛电视台
23-05-21 03:14
七国集团(G7)寻求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关系,同时批评其人权记录和领土主张。七国集团寻求在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同时也对北京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表示担忧,特别是在东海和南中国海,以及对香港、西藏和新疆自由的镇压。富裕民主国家俱乐部承认,面对日益增加的“非市场政策和做法”,需要“去风险和多样化”,而不是与中国脱钩,以确保经济弹性。中国拒绝G7声明,认为这是对其内政的干涉。
brief
(簡報編譯)
102
七国集团最新:泽连斯基和岸田在和平纪念碑献花
日经亚洲
23-05-21 09:43
乌克兰冲突是周末在日本广岛举行的七国集团会议的重中之重。乌克兰总统沃洛德米尔·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是受邀参加会议的参与者之一,会议讨论了中国日益增长的主导地位以及影响所谓“全球南方”的问题。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Justin Trudeau)表示需要对供应链采取“弹性和多样化”的方法,而英国总理里希·苏纳克(Rishi Sunak)则评论了峰会对巩固和平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呼吁公开讨论核武器问题,并表示参观和平纪念博物馆的七国集团领导人发表关于核裁军的重点 - 被称为广岛愿景,具有“历史意义”。G7峰会预示着一系列热情的双边会议,最后乌克兰总统沃洛德米尔·泽伦斯基和韩国总统尹淑烈于周日下午就冲突进行了会谈。
brief
(簡報編譯)
103
七国集团最新消息:岸田说泽连斯基邀请显示必须结束核威胁
日经亚洲
23-05-21 08:08
在日本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已经结束,讨论围绕乌克兰战争,中国日益增长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全球南方”的支持展开。根据一份公报,G7国家已同意支持公私合作倡议,以扭转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采取措施打击国家支持的“恶意网络活动”,并在本世纪末实现能源系统的脱碳。七国集团还签署了一项宣言,承诺保护国际海事法规,包括和平解决海上争端、航行权和海上航道安全。七国集团领导人对东海和南海局势表示关切。峰会上,来自印度尼西亚,韩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受邀者还讨论了埃博拉,英国退欧的影响,恐怖主义和贸易等问题。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整个峰会期间都备受瞩目。
brief
(簡報編譯)
104
人质不再:G7站反对中国
BBC
23-05-21 08:06
G7峰会结束时向中国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称中国的崛起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挑战”。通过两份声明,七国集团民主国家的领导人对北京干涉印太和台湾表示反对,警告中国可能会破坏该集团成员的外交和国内政策和立场,并声称中国“在国内外越来越专制”。他们还对经济脆弱性的“武器化”表示担忧,但没有提出任何具体改变,而是寻求“降低风险”政策。北京向峰会组织者日本提出了投诉。
brief
(簡報編譯)
105
特鲁多声称继续支持乌克兰,因为以泽连斯基为特色的七国集团峰会结束
多伦多星报
23-05-21 06:34
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Justin Trudeau)坚持认为,俄罗斯应对乌克兰冲突负责,并在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表示:“我们将毫不犹豫地继续确保俄罗斯不会成功地在这个世界上再次纠正错误。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将美国对俄罗斯在与乌克兰的冲突中的作用的制裁再延长一年。预计欧盟(EU)将在6月1日效仿奥巴马,届时其对莫斯科的措施将得到更新。
brief
(簡報編譯)
106
特鲁多声称在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结束时继续支持乌克兰
多伦多星报
23-05-21 06:34
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赞扬西方在帮助乌克兰对抗俄罗斯侵略方面的 “重大军事支持”。特鲁多在广岛举行的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后谈到核裁军的必要性和中国构成的挑战时说:“俄罗斯不会成功地在这个世界上再次实现正义......我们将毫不犹豫地继续确保俄罗斯不会成功地在这个世界上再次实现正义。美国最近同意允许西方盟国派遣美国战斗机协助乌克兰冲突。
brief
(簡報編譯)
107
G7:乌克兰主导“成功”峰会的最后一天
德国之声
23-05-21 13:51
乌克兰总统沃洛德米尔·泽伦斯基在上周为期三天的七国集团峰会上发表讲话后获得了积极的反馈,并呼吁提供支持。美国总统拜登透露了对乌克兰的额外3.7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计划,因为其他七国集团领导人承诺进一步支持乌克兰,因为它超越了饱受战争蹂躏的过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加入了表示支持,他提到了在广岛举办峰会的象征意义,在那里投掷原子弹几乎抹去了这座城市及其居民。与其他不谴责俄罗斯2020年入侵的亚洲国家相比,日本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提高了其作为调解人的形象,并在国内获得了岸田的支持。此次峰会也标志着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与泽连斯基接触并解决冲突的罕见机会。专家们强调了在成员国努力将其集体政策共识转化为行动之际,联合行动应对中国和俄罗斯提出的共同挑战的重要性。
brief
(簡報編譯)
108
拜登抨击中国的“经济胁迫”,但表示解冻可能很快就会到来
南华早报
23-05-21 13:31
美国总统拜登表示,七国集团旨在保护关键的先进技术,使供应链多样化,远离中国,同时采取措施抵制经济胁迫。然而,他明确表示,世界上最富有的七个国家并不希望与中国脱钩,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北京指责美国不公平的做法和真正的胁迫。拜登表示希望与中国的冷淡关系“很快”解冻。一些七国集团领导人试图采取更和蔼可亲的语气;德国总理奥拉夫·舒尔茨(Olaf Scholz)表示,由于没有人有兴趣遏制中国的增长,因此将继续对中国进行大量投资和出口。
brief
(簡報編譯)
109
末日贩子低估欧洲经济是错误的
金融时报
23-05-21 13:19
根据经济学家的一项研究,去年,当德国突然切断与俄罗斯能源供应的联系时,经济证明它可以应对。一些经济学家曾预测,当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阻止对德国的天然气供应时,经济产出和失业将大幅下降;然而,该国找到了替代能源,没有发生企业关闭或裁员的情况。作者还发现,尽管德国受益于异常温和的冬季,但温度保持不变。报告指出,德国的韧性值得庆祝,从经验中吸取教训非常重要。
brief
(簡報編譯)
110
中国经济反弹是否可持续?
金融时报
23-05-21 11:19
过去一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2%,跌至人民币兑美元7元,为12月初以来的最低点。今年下跌的原因是美联储警告称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国内利率,以及对中国新冠疫情后经济反弹的怀疑,4 月份疲软的数据表明消费者支出放缓和青年失业率。分析师预计,在岸人民币将在第四季度跌至每美元7.3元,并在2024年第一季度保持在这一水平。该银行的首选水平是每美元6.5元人民币,以缓冲变化无常的全球力量造成的逆境。
brief
(簡報編譯)
111
中国电子巨头格力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解散智能手机部门
南华早报
23-05-21 11:00
据报道,中国空调公司格力电器(Gree Electric)正在关闭其智能手机部门,原因是消费者在电子产品上的支出较低。格力在南方科技中心深圳的智能手机团队在高峰期已达到100人,但该公司现已解散其核心团队。这家家电制造商在2015年公布了智能手机的雄心壮志,旨在与包括Oppo,vivo,华为和小米在内的中国流行品牌竞争,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经历了持续的逆风。
brief
(簡報編譯)
112
芬太尼:美国对穷人战争的新面孔
半岛电视台
23-05-21 17:39
美国政府将重点放在被称为“Los Chapitos”的四个墨西哥人身上,他们是合成阿片类药物芬太尼涌入该国的罪魁祸首,这是对危机真正原因的方便分散,Lisa Tilley在半岛电视台写道。正如Tilley所指出的那样,阿片类药物的过度处方和制药业助长危机的不负责任做法尚未得到充分解决。没有重新评估美国资本主义基础的广泛影响,在这种基础中,企业利润被认为比人的生命更重要。社会中最贫穷的人受到芬太尼危机的影响尤为严重,也是最不受重视的。此外,缺乏医疗保健,保险和安全住房使高危人群更容易受到阿片类药物过量的影响。蒂利认为,建立在贫困社区苦难之上的资本主义上层建筑是社会对廉价止痛药上瘾的原因。
brief
(簡報編譯)
113
我们面临的巨大风险:修复通胀,但告别充分就业
悉尼先驱晨报
23-05-21 18:36
财政部长史蒂文·肯尼迪(Steven Kennedy)博士认为,除非失业率得以维持而不增加通货膨胀,否则澳大利亚就业水平的提高可能会丧失。低通胀是一个棘手的平衡行为,因为它与低失业率有一个权衡。财政部长认为,让中央银行家在1980年代负责澳大利亚的经济,是要求以失业为代价优先考虑通货膨胀。肯尼迪表示,接近创纪录的低失业率和接近创纪录的劳动力参与率正在增加需求和经济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能力。肯尼迪还表示,让更高比例的工作年龄人口就业(包括更多的全职工作)可以改善经济增长和繁荣的前景。肯尼迪警告说,充分就业是澳大利亚应该保持的一件事,因为它是一个不应该失去的奖品。
brief
(簡報編譯)
114
复苏乏力让中国金属空头掌权
彭博社
23-05-22 00:54
伦敦金属交易所在香港举行的年度亚洲旗舰活动与会者报告说,世界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费国中国的积极性低迷。虽然这通常会引起谨慎,但鉴于北京收紧的政治控制以及与西方的关系破裂,与会者尤其悲观。迄今为止,缺乏复苏,以及中国建筑旺季的开局弱于预期,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中国在Covid-19大流行后提振铜需求的能力的希望。然而,预计中国经济今年仍将增长5%以上,这表明经济仍然具有弹性。
brief
(簡報編譯)
115
PIMCO在美国经济低迷之际关注亚洲本币债券市场机遇
南华早报
23-05-21 23:30
PIMCO表示,在近期银行业问题和美国经济衰退之后,亚洲债券市场将面临长期机遇,尽管地缘政治问题和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可能被证明是有风险的。Pimco首席投资官Daniel Ivascyn表示,预计美国经济衰退不会像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那样严重,但为更糟糕的情况建立投资组合仍然是明智的。由于中国仍然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没有通胀问题的市场之一,因此有可能采取货币宽松政策,以避免经济放缓。Ivacyn补充说,如果美联储放松货币政策,亚洲债券市场将受益,因为这将引发该地区货币的反弹,降低投资成本。
brief
(簡報編譯)
116
厄尔尼诺现象越来越强。这可能会使全球经济损失数万亿美元。
华盛顿邮报
23-05-22 05:17
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份新报告显示,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自然气候模式,使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温度每三到五年升温一次,由于其影响持续多年,可能会使全球经济损失数万亿美元。据报道,过去一些最强烈的厄尔尼诺事件在随后的几年中使全球经济损失超过4万亿美元。由于气候变化可能会增加未来厄尔尼诺事件的频率和强度,该报告估计,即使实现减少碳排放的碳排放承诺,到21世纪末,全球经济损失也可能达到84万亿美元。报告发现,低收入国家将承担最大的成本负担。本月,预报员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透露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在今年早些时候创纪录的海洋温度之后,强烈的厄尔尼诺活动预计将在2023年晚些时候发生。
brief
(簡報編譯)
117
美国对中产阶级的外交政策
金融时报
23-05-22 04:20
拜登政府利用在日本举行的G7峰会来推动美国主导的气候产业政策的细节,特别是在全球南方。这是一种新方法,因为传统的华盛顿共识模式侧重于通过放松管制和贸易自由化实现不受限制的增长。本届政府的目标是将更大的国家联盟带入新的经济秩序,优先考虑可持续性和公平的GDP增长,价值激励而不是资本,并限制任何国家或公司的危险权力集中。这一信息得到了七国集团国家和许多其他国家的好评。
brief
(簡報編譯)
118
我们如何看待中国
金融时报
23-05-22 14:19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拉娜·福鲁哈(Rana Foroohar)支持美国在中国问题上去风险,而不是脱钩。她说,针对经济瓶颈和权力集中,将垄断权力授予国家或私营企业,将通过保护芯片,天然气,数字数据,原材料和制造能力来减轻经济胁迫。这使得美中关系更加冷静,同时仍然解决核心问题。然而,她也质疑中国推行更严格的间谍规则的原因,这将阻碍任何外国企业跨境发送数字信息。
brief
(簡報編譯)
119
什么是G20?
半岛电视台
23-05-22 13:33
印度是今年20国集团(G20)会议的主席国,在全国范围内主办了100多次此类会议。G20于1999年召开,是应对经济危机的国际论坛。它包括欧盟和世界上最大的19个国家,占全球GDP的85%,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本周,新德里在有争议的克什米尔举办了一次旅游会议,旨在实现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这次会议引起了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抗议。喜马拉雅领土由印度和巴基斯坦声称拥有。
brief
(簡報編譯)
120
广岛的悲惨遗产提醒人们当今无限制技术的潜在危险
加拿大CBC
23-05-22 12:45
G7国家领导人敦促采用技术标准来维持对人工智能(AI)的信任。生成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创建逼真的文本,这一直是一些人关注的问题,他们认为它可能会创建逼真的所谓“深度伪造”视频或其他形式的错误信息。许多科技企业家和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包括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和苹果的机器学习主管,最近呼吁暂停生成人工智能的发展,理由是存在潜在风险。政界人士也越来越担心:欧盟即将签署世界上最全面的人工智能监管法律。与此同时,美国总统拜登似乎更加放松,称人工智能是否构成危险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