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ef
(簡報編譯)
46
围绕G7和美光的紧张局势显示美中重置的限制
金融时报
23-05-22 07:19
在美国总统拜登呼吁两国关系解冻后不久,中国已下令其基础设施公司停止从美国芯片制造商美光购买。中国外交政策分析人士表示,这一呼吁维持并加剧了现有的紧张局势。虽然专家们预计外交冲突不会完全破坏高层接触努力,但他们表示,随着中国试图保持对台湾的控制,而美国希望支持台湾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经济胁迫、与技术相关的国家安全问题以及台湾紧张局势恶化等问题将阻碍稳定。
brief
(簡報編譯)
47
分析:G7承诺从中国“去风险”反映了欧洲和日本的担忧
路透社
23-05-22 11:50
在日本举行的为期三天的峰会之后,七国集团(G7)富裕民主国家的领导人承诺在不与中国“脱钩”的情况下“去风险”。G7呼吁减少对中国经济的敞口,并对“经济胁迫”表示担忧。然而,G7公报强调,该集团并不寻求“阻碍中国的经济进步和发展”,并将为自己的国家利益而努力。美国曾呼吁对在中国的投资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而德国,法国和日本则更加谨慎,称直接试图减少关系可能会损害其经济。
brief
(簡報編譯)
48
我们如何看待中国
金融时报
23-05-22 14:19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拉娜·福鲁哈(Rana Foroohar)支持美国在中国问题上去风险,而不是脱钩。她说,针对经济瓶颈和权力集中,将垄断权力授予国家或私营企业,将通过保护芯片,天然气,数字数据,原材料和制造能力来减轻经济胁迫。这使得美中关系更加冷静,同时仍然解决核心问题。然而,她也质疑中国推行更严格的间谍规则的原因,这将阻碍任何外国企业跨境发送数字信息。
brief
(簡報編譯)
49
拜登认为与中国即将“解冻”,即使他团结盟友反对北京
纽约时报
23-05-22 18:28
拜登总统预测,在中国向美国上空发送一个巨大的监视气球的 “愚蠢” 行为之后,与北京的关系将“解冻”,但美国计划以新的武器包支持乌克兰,包括提供 F-16 战斗机的途径。拜登总统认为,在中国,希望重启与美国经济关系的派系与一个更强大的集团之间的斗争,该集团与该国强调国家安全而不是经济增长保持一致。尽管七国集团向中国保证,他们不会试图遏制中国,但美国的一系列外交胜利和中国在北京的邻国韩国之间建立了更紧密的核联盟。作为回应,中国指责G7“诋毁和攻击中国”和“粗涉中国内政”。
政府官员希望最终与中国建立更定期的对话,尽管乌克兰战争将继续影响莫斯科与北京之间的关系和进程。分析人士预测,虽然美国的去风险战略对美国和欧洲来说似乎是在降低风险,但在北京,它可以被视为措辞良好的遏制战略。
brief
(簡報編譯)
50
拜登在乌克兰的 F-16 上转移是在经过数月的内部辩论之后发生的
美联社
23-05-23 00:14
美国政府决定允许盟国训练乌克兰军队操作 F-16 战斗机,并最终自己提供飞机,经过数月的内部辩论和与盟国的安静谈判,并不代表政策的突然变化。美国政府担心,向乌克兰提供F-16的举动可能会造成美俄紧张局势,而且训练将是困难和耗时的。然而,在拜登访问乌克兰和波兰以及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五角大楼和国务院高级官员进行讨论之后,美国政策的转变变得明显。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在乌克兰国防联络小组的一次会议上听取了盟军国防领导人的意见,该小组寻求美国允许对乌克兰人进行F-16训练,并在国家安全委员会政策讨论中提出了此事,最终达成协议,是时候开始训练了。美国官员表示,作为长期安全努力的一部分,国家、五角大楼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目前正在制定一项培训计划,以及“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向乌克兰交付F-16”。
brief
(簡報編譯)
51
欧洲对中国的鹰派态度成为焦点
华盛顿邮报
23-05-23 04:00
5月28日和29日在日本举行的七国集团首脑会议引发了与中国的新一轮对抗性声明。七国集团的一份公报说,北京必须采取更多措施阻止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谴责其所谓的 “恶性” 贸易行为,并发誓要通过保护其经济免受过多接触中国蓬勃发展的市场和出口行业来 “培养对经济胁迫的复原力”。然而,公报还指出,该集团国家“随时准备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和稳定的关系”。中国于5月30日召见日本大使,对一位中国外交官所说的G-7的“集团对抗和冷战思维”进行了梳妆。中国外交部的一份声明抨击了G-7的“欺凌”。它开头说:“西方少数发达国家故意干涉别国内政、操纵全球事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次峰会被视为西方日益关注中国影响力的最新证据。北京在非洲大陆范围内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项目、对自治台湾的好战态度以及据称未能谴责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存在,使公众舆论变得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