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博弈—给麦哲团站台

你又改主意了?

没改。不过我估计田闲不会现原型,为了保住Yi Ren的头

5 个赞

这毅仁老弟是把话给说绝了啊,田班长可不能现身了。

2 个赞

田班要真想现身总是有办法地,千万不要低估了田班的智慧 !!

2 个赞

有前途!

1 个赞

毅仁没说摘谁的头:thinking:

3 个赞

这问题更严重了:grinning:

海博危险了

2 个赞

班长同志,您可是咱们的大头领啊,不能这样吓唬咱兄弟啊,应该劝劝毅仁老弟为妙:grinning:

完了,海博润了?以后要是看不见他天天到处憝人,少了很多乐子。

2 个赞

這就是您告訴我的,人設可以是名詞,也可以是動詞,而且是動態的詞,很有意思。

1 个赞

制造内部矛盾,才好继续领导……

1 个赞

这还真是他的价值

3 个赞

等我更下篇,争取给您再来点新鲜的

上次说到策略要分为四个部分,这是纯粹瞎编的。一周没更新,竟然忘了要怎么写了。所以还是着重写一下野蜂先生爱听的人设设定吧。

说到人设设定,我先要说个事。有句话叫做不要去撒谎,一个谎言要靠无数个谎言去弥补,我深以为然。人设也是一样的,如果对自己要有设定,那么不要变来变去的。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胜率更高吗?我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每个人在博弈过程中,都期望的是结果的可预测,当对手是个不可判断的人,我们不会认为他是可以做为合作的一方,而只会觉得应该提防对手。如果你给人一个不稳定的人设印象,那么你就要用更大的精力去判断对方,对于我来说,这种策略是不合适的。

下面说回人设。其实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是有榜样的,所有人都难免有个学习模仿的对象。其实,这个学习模仿的过程就是建立人设的过程。人如果想要过得轻松,就要建立一个自己舒服的人设。这个人设是个框架,其实不是给你看的,而是给其他人看的。这个设定其实每个人都是有的,比如什么要拒绝,如何完成承诺,对于外界的信息应该做什么样的反馈,等等。但这个设定在两个时候是需要调整的,当你发现有些行为不妥,结果与你的想象有差距,或者这些设定让你很难受的时候,要主动调整。另外,如果你想活得轻松,坚决不能接受外界赋予你的人设。

经过多年的感受,我有几个基本的人设是想要分享给大家的。这些内容不会让你得到丰厚的回报,但是却可以使你过得轻松。有的人可能发现了,我已经多次提到活得轻松了,其实这是我认为人生最大的追求。当时代并没有赋予你指明他人生活方向的机会时,做一个轻松的自己,乐观的看待生活是我认为最对得起人类社会的方式。如果你不这么认为,也不想过得轻松,而是执意的去追求人生所谓更大的责任,那么我祝福您,后面的这部分,您完全就跳过吧。

一致性,认错的勇气以及对他人的理解,这三点是我认为多数情况下无敌的博弈人设。原本想好好解释一下这三点,可是我突然发现没有什么好写的。因为这三点无敌的前提是,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事情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想想何老板天天点点说得那么清楚,依然很多人无法理解。我也就觉得写再多也是无味。懂的自然就懂,他把你的话善意的看,自然就满含善意。不懂的说什么也不懂,因为平平的言语也能看出恶意。当你的头脑已经固化时,看再多又有什么改变呢。

直接进入下一章吧,讲讲什么是科学,解释肯得基。

7 个赞

把是否理解“何老板点点”内容与善意恶意联系起来合适吗?善意就理解了?恶意就是听不懂,头脑已经固化?可能逻辑上说不通吧?正确理解“何老板点点”内容与否,不一定与善意恶意存在啥关系,这取决于网友个人所处的环境限制和个人因素,例如语言能力、个人思辨力、理解能力、文化背景、以前的经验等。在Zoom环境下,网友一时不能理解“何老板点点”言论,原因可能五花八门啊,因为直播么,也许因为紧张,时间不够,反应慢了点,或者受制于他们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没机会清晰表达,而不是因为善意或者恶意。再说了,何老板自己都经常在直播中主动向网友道歉,某日某事说错了!有的是口误,有的是记忆短路,有的是误信,有的是判断错误。因此,不能简单地将理解能力与善意恶意联系起来。六度网聊中见解相左太正常了,拿善恶说事,以后谁还敢到您楼里来发言啊?百花齐放,田班您说呢?

你的回复就是侧面验证了我的意思

我说的是看待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看待问题的态度

每个人的解读都不同,所以当我解释的时候,其他人还是会误解,为了解释误解还需要口舌。而这段文字纯粹是自我的经验与感觉,实在没什么对和错,这才是我不想做详细解释的原因。

至于善意还是恶意,那是拿何老板的事情来举例子而已。并没有说看我帖子的人,理解了就是善意,不理解想讨论就是恶意。

2 个赞

您的人設觀,點醒了我,正好借此談談感想。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些理想,尤其是想成為什麼人,就此開始打造人設的過程。

人生過半,回首思量,自己沒有成為想成為的人,人算不如天算,人設不如天設。

自我評估,自己還是想打造的人設之前的人設,骨子裡還是自己原來的人設,努力抵擋不住遺傳。

不過,自己的努力不是沒有作用,教育、環境、閱歷,在基本人設之外,又披上一件外衣,給人以另一種人設。

你實際的人設,你想打造的人設,不是一個,也可以是一個。

第四章 如何解释肯得基

好久没更新,都忘了导演当年预设的思路,所以演员只能随机,按照大方向演下去。即使演砸了也是导演的责任,毕竟谁又知道导演是不是参与了呢。

当时就记得导演给讲戏,说是这章要讲讲什么是科学,怎么叫真理,然后就去和女演员聊天了。这么大个题目,怎么演,从哪里演呢?戏剧嘛毕竟是要冲突,刚开始就平平无奇慢慢找爆发点,那是平庸的编剧和导演。我偏偏就是喜欢把最大的矛盾放在开头,然后爱看的观众留下,不爱看的也不演给他们看。就这么任性!

所以最开头来个爆点,本来其实就没啥真理,科学的任务就是一步一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错的,并慢慢去修正。所谓俗世的真理里有谬误,而所谓抛弃的谬误中也有真理。

以下为我所理解的现有的一些故事,想拿其他故事来杠的,请另开贴。

不知道从哪一年,哪个人类的祖先开始思考,并开始运用思考主动去验证假设。但从此,打开了一个无穷的世界。原始的世界是一个依靠所谓量子理论来支配的物理世界,没有哪个分子在意他为什么来,将来要到哪里去。一切都在不确定的概率支配下进行着。

突然有一天,这个理论支配下的某个环境中,由于相对大的概率下出现了有机物质。继续在这个环境的刺激下,极小概率的有机物突然生成了最原始的所谓生命。其实是否是生命呢,也可以说是一种复制因子吧,没别的本事,就是可以复制。又有那么一天,一个复制因子吃了另一个因子,以一种相互依赖的方式生存,严格意义上来说的生命诞生了。这个环境,据我们现在所知,就是地球。地球的变化可谓不可理喻,但是就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刺激了不断的演化。这就是进化论中阐述的那些故事。

本来故事就是应该这么讲下去,一切都是各种基因寻找更好的复制方法一直延续下去,直到这个环境不再适合他们的生存。但渐渐为了支配基因生存机器而演化出来的单片机渐渐升级了。

当古非洲的丛林不再那么适合生存,一些古猿来到了地上。他们中一些分支被恶劣的生存环境淘汰了,也有那么一支依靠跑死猎物的耐力活了下来。他们就这么追逐着猎物,经历了冰河世纪,这么用几十万年跑遍了除了南极的全部大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主动制造工具,掌握了语言交流技术,形成了初级的,以家庭为主要组成的社会。这时渐渐产生了另一种复制因子,现在流行叫做meme。这时也应该已经有人开始想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以及生存的意义了。

而后来,打猎的收益开始少于农牧。渐渐的职业猎人少了,农民慢慢多了,据说这时开始有了阶级,分工,以及我们现在奉为真理的某些意识形态。当社会不再需要每个人每天忙于食物,有更多人开始应用他们那个制造工具,预测季节的大脑开始瞎想了。这时对于社会来说,对世界的解释和预测开始变得非常重要。

经过了这么多年,解释的方法和解释解释方法的方法不断发展,各种流派层出不穷,甚至为了解释谁的解释才是好的解释大打出手。这么多的流派里,演员认为什么才是好的解释呢?请期待本季的下一集

4 个赞

预测个肯德基,非得从盘古开天地写起。等不到汉堡做出来,就该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