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疫情后两岸关系注入新活水 挑战与机遇兼具

专家:疫情后两岸关系注入新活水 挑战与机遇兼具

台北 — 中国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两会”)即将在本周末登场,会上是否会提出新的涉台战略引发关注。分析人士表示,两岸关系经过三年多来的疫情隔阂,随着中国解封势必注入新活水。此外,随着台湾2024总统大选即将到来,中共应会记取香港“反送中”的教训,避免让民进党打“抗中牌”得利,而且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才刚刚开始总书记的新任期,因此,预计他将会更加专注于内政问题。如果没有特殊事件,近年的两岸关系应是相对稳定。

统一进入快速发展期?

连任中国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在中国两会召开前接受香港中评社专访时表示,中共的二十大报告涉台内容是今后中国大陆对台工作和国家统一工作的最高指导方针和根本遵循,对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也做出了重点论述。此外,中国共产党首次将反台独写入党章,中国政府也发表了第三份涉台白皮书《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这些都表明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基本成型了,今后统一事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发力点也变得非常明确, “大陆将推动国家统一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李义虎并表示,过去一年,因美国打“台湾牌”更加频繁、更加挑动中国底线,中国大陆将反干涉斗争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今年两岸的民间交流有回暖的可能,而两岸政治上的回暖则完全取决于民进党当局是否承认和接受“九二共识”。

台湾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张五岳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认为,中国学者所谓的“统一进入快速发展期”,应是相对于过去的长期停滞期而言。事实上,在去年8月10日中国政府特别在习近平任内发表第一本有关新时代中国统一白皮书,也是史上第三本涉台白皮书开始,北京就已经正式吹起统一的号角了。

他表示,从北京的立场来看,为了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统一历史进程是必须要做的事,今年是二十大后的开局之年,中国自然会把推动两岸统一历史进程当成是对台工作的重点,但张五岳强调,历史进程跟完成统一之间,即使有因果相关,也没有逻辑上的必然。

和统充满变数 武统实力未及

台湾大学政治系副教授陈世民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国方面认为统一进程加快,不外乎采取两种手段,一个是和平统一,一个是武力统一,但和平统一其实有很多变数,也跟台湾当前的政治局势与发展有关。台湾明年总统选举的结果如何、会不会换成一个跟中国较为亲近的政党执政尚不可知,况且即使换成国民党执政,也不代表就会加快统一的进程,因为过去马英九总统执政八年期间,即便其任内举行了“马习会”,但他也没有去碰触两岸政治谈判的问题,中共所谓的和平统一时程也没什么进展。

陈世民说,至于武力统一,中共如果是一个理性决策的过程,就应该要等到有足够的实力与自信才动手,因此他首先要问自己的是,是否真的具备强大的实力可以达成武统的目标。但现实是,美国对中国高阶半导体晶片的禁运,将大大影响中国未来高科技军事实力的发展。他说,过去10年,大家或许颇为担心中国相对于美国的科技实力增加很快,但在未来10年,在美国已经对中国有相当大的戒心下,中国高科技军事实力的突破将被美国制约。

陈世民说:“所以基本上我个人会觉得,中国要在短时间之内的军事实力可以让中国有把握能够在美国介入的状况之下,然后采取军事行动把台湾拿下,可能一段短时间之内还不容易做到。”

两岸关系受4因素制约

张五岳分析,去年的两岸关系深受四个因素的制约,第一个因素是俄乌战争,这使得地缘政治对全世界的经济乃至于安全都产生了一个新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到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因为相较于俄乌冲突,如果台海发生战争,它对美中、对全世界的安全与经济影响,都会远远高过俄乌战争。

其次,是全球新冠疫情的肆虐,让两岸关系的各式交流,特别是人员的交流,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第三个因素是两岸双边的内部因素。去年10月中共召开二十大,二十大前后稳定压倒一切;台湾则是去年12月进行了地方九合一选举,双边的内部问题也制约了两岸关系。

第四个因素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北京用围台军演作为回应,虽然这个围台军演是属于美中管控分歧下的围台军演,但此次军演也让两岸关系陷入到一个新的冲击。

今年机遇与挑战兼具

张五岳表示,今年的两岸关系则会因为几件事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第一,面对新冠疫情,中国从严格的动态清零到全面解封,将为两岸之间长达三年多来的隔阂与封闭,注入新的活水。

第二,今年是二十大后的所谓开局之年,因此在两岸关系包括台海和平上,中共一定会有其软硬两手的立场跟看法。

第三,今年台湾也即将进入到2024年1月的总统跟立委选举的选举年,美国也即将在明年11月举行总统大选,因此在美台双方的执政党各自在胜选及选票极大化的考量下,对两岸关系可能也会投入一些变数。

张五岳表示,另外还要看今年有无一些地缘政治的问题,包括俄乌的问题乃至于南北朝鲜的问题,是否会为两岸关系增添新变数。

张五岳说:“所以总体来讲的话,今年两岸关系挑战跟机遇同时兼具,机遇是指两岸疫后交流,双方都放出了和缓的信息,双方未必能够春暖花开,但是双方都表达所谓和平的重要性。那挑战就是我们可以看到两岸各自都有自己的立场的坚持,美中台三边关系仍然是一个对两岸关系有一个高度制约的影响,那这些都是挑战。”

陈世民表示,如果要将两岸政治回暖的责任归咎在民进党身上,是没有道理的事,因为蔡英文在今年元旦谈话上也强调“新的一年,两岸共同课题之一,是双方人民在疫情后能恢复健康有序之交流”,可以说是释放了和缓的讯号。但中方态度一直很坚持,不管换了哪些不同的字眼,仍坚持“九二共识”与“一中原则”为对话基础,但站在民进党的立场是既然要谈就不要预设前提。陈世民说,台湾是一个民选政府,就算执政党接受九二共识、一中原则的谈判,也不见得能被台湾人民所接受。

多数民意不接受

台湾中华亚太菁英交流协会二月底的一份民调指出,有近五成的受访者认为,台湾不应该接受九二共识才能进行两岸交流,赞成者有三成;更有七成五的人认为,台湾不应接受以“一国两制”为前提的交流。

另一份台湾民意基金会二月份的民调也显示,在统独倾向方面,有44%的人支持台湾独立,维持现状有24%,希望两岸统一的只有12.3%,另有19.7%的人回答不知道。

换句话说,不管是中国想以“九二共识”为政治对话的前提,还是以“一国两制”作为统一后治理台湾的模式,台湾人都不埋单。

今年60岁、在台湾从事海洋工作的Allen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所谓的九二共识,到底是台湾定义的九二共识,还是中国定义的九二共识 ,两岸莫衷一是,要怎么谈?而事实上,对于一个每天为了生活在奋斗的升斗小民来讲,两岸是否恢复对话其实一点都不重要,因为民生议题、经济议题更值得被关注。

他并表示,“一国两制”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两岸本来就是不同的国家,一个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叫做中华民国。先前香港回归中国的时候,中国一天到晚在讲“一国两制”,结果时间还没到,中国就反悔,“我觉得中国共产党讲的话从来是不可信的”。

民众:主动权在中国

Allen还说,台湾那幺小的一个地方,民进党能够统治的范围就这么大而已,两岸能不能回暖应该是取决于北京,是中共要不要跟台湾谈,以及愿不愿意放下身段来谈,民进党根本没有办法、也没有任何讲话的余地。

42岁从事金融业的林先生也对美国之音说,两岸政治是否回暖的主动权在中国,不会是在民进党。他并认为,即使外传两岸情势兵凶战危,但最危险的时机已经过了,最危险的时候就是习近平政权不稳的时候 ,但现在习近平已经稳稳连任第三任总书记,所以他不担心。

林先生说,战争无法预测,如果在理智决策下,中共不会打台湾,因为只要打了台湾,台湾就独立了,无法达到它想要统一的目标,“所以它没有那么笨”。

张五岳认为,短期间之内,除非是意外、误判或擦枪走火,否则两岸关系会发生所谓的兵凶战危、准战争状态,或者战事一触即发的机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陈世民也认为,近年两岸关系趋于稳定,2027年中共二十一大之前的1至2年可能会比较动荡,因为习近平应该会争取连任第四任;即使不争取,谁接位也可能引起权力斗争。

Fri, 03 Mar 2023 11:45:13 GMT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