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國學”?

社會科學,如果按照西方科學的定義,恐怕都算不上科學。不過,仍然可以作為我們研究的對象,現今人稱國學,大體上与中國傳統文化(主要是漢文化)等價,這也是一般意義上的認識。如果要精確定義,恐怕衹是“國學”兩個字,十年也爭不清楚,其他就別討論了。

國學之所以成為熱點,是与百年前的西化過程相關的,維新變法、甲午戰爭、五四運動后,中國文化界的主流趨勢是全盤西化(學習德、日、英、美、蘇),是“中学為体,西學為用”全面破產后的現實道路。

改革開放后,內地打開國門,發現東亞儒家文化圈有一些成功國家,加上內地經濟高速成長期,國人的文化自信心開始回升,這是這個階段國學熱的一個背景。

南懷瑾先生是這個潮流中的一個代表,于丹也算是一個吧,兩人對國學(儒學)都不過三家貓水平,不過,他們的推廣能力強,對國學的普及化有作用。

3 个赞